ID: 22938021

第17课 明朝的灭亡和清朝的建立—2025学年新版教材七下历史课件(统编人教版)

日期:2025-05-10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66次 大小:5346526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教材,人教,统编,课件,历史,七下
  • cover
(课件网) 第17课 明朝的灭亡和清朝的建立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新课导入 明朝的奇葩皇帝 朽政回光 ———政治腐败与张居正改革 壹 哥哥:明熹宗朱由校(天启) “深度高达手办热爱者” ———名气仅此于鲁班的工匠 爸爸:明光宗朱常洛(泰昌) “红丸案的一月天子” ———即位一月嗑药而亡 爷爷:明神宗朱翊钧(万历) “深度肥宅爱好者” ———20年不上朝 我太难了! 明崇祯帝 1.政治腐败表现 政治腐败与张居正改革 壹 腐败表现①:皇帝沉迷享乐,疏于朝政 明武宗将政事交给宦官刘瑾处理,自己在宫中纵情享乐,还到处游玩,甚至公开抢掠民女。明熹宗爱好木工,成年累月像木匠一样制作木器,朝政全都交给宦官魏忠贤。于是,魏忠贤权倾朝野,人称“九千岁”。 相关史事 王振,权倾朝野,引发土木堡之变 汪直,辽东监军,掌握皇城禁军 刘瑾 “立皇帝”,掌印太监 “八虎”之首 魏忠贤 “九千岁”,秉笔太监 “阉党”首脑 1.政治腐败表现 政治腐败与张居正改革 壹 腐败表现②:宦官专权 材料:明朝末年的党派斗争从明神宗万历中期开始持续了五十多年,一直到南明王朝灭亡。主要有以浙党为首的五党集团和东林党之争、东林党与阉党之争。这些党派之间争权夺利、互相倾轧,造成明朝末年风雨飘摇的局面。 ———尹鑫、刘军民《明朝晚期的党派斗争》 以魏忠贤为首的“阉党” 顾宪成等人组成的“东林党” 1.政治腐败表现 政治腐败与张居正改革 壹 腐败表现③:大臣结党营私,纷争不已。 政治腐败对社会有何影响? ①对社会的控制力不断下降,法纪松弛,官吏贪赃枉法,盘剥民众 周臣《流民图》 材料:旧征未完,新饷已催,额内难缓,额外复急。村无吠犬,尚敲催追之门;树有啼鹊,尽酒鞭扑之血。黄埃赤地,乡乡几断人烟;白骨青磷,夜夜常闻鬼哭。———《豫变纪略》 2.社会动荡 政治腐败与张居正改革 壹 ②土地兼并严重,大量农民流离失所 万历年间 南京一带有的富豪之家占地7万顷。(1倾=100亩,博外120亩) 天启年间 一次赐给瑞王、惠王、桂王田地每人以万计,魏忠贤占地万顷以上 崇祯年间 云南沐氏占地万顷以上,占云南耕地的1/3 材料:富者动连阡陌,贫者地鲜立锥。饥寒切身,乱之生也,职此之由。———《明清史料》甲编 2.社会动荡 政治腐败与张居正改革 壹 政治腐败对社会有何影响? 在位 皇帝 改革者 主 要 措 施 (1)经济 含义: 意义: (2)其他 结果 将田赋、徭役及其他杂税合并,计入田亩,按银两收税,称为“一条鞭法”。 一条鞭法简化了税收手续,减少了地方官吏渔利百姓的行为,政府税收增加,取得了积极成效。 整顿吏治、巩固边防 张居正去世后,明朝的改革举措大多废止。 张居正,23岁中进士,后官至内阁首辅。面对政治混乱局面,张居正整顿吏治,赏罚分明,使得朝廷的政令“虽万里外,朝下而夕奉行”。《明史》对他的评价是:“通识时变,勇于任事。” 万历皇帝(明神宗) 张居正 3.张居正改革 政治腐败与张居正改革 壹 政治局面为之一新 改革时期,万历皇帝和张居正,君臣一心,励精图治,国家建设得有模有样,被称为“万历中兴”。 张居正去世后,万历皇帝执政中后期,几乎很少上朝。他处理政事的主要方法是通过谕旨的形式向下面传递。礼部主事卢洪春奏曰:朱翊钧“日夜纵饮作乐”。 明神宗20年不上朝 3.张居正改革 政治腐败与张居正改革 壹 闯王覆明 ———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 贰 ①根本原因:明朝政治腐败严重,阶级矛盾尖锐 ②直接原因:陕西北部一带连年大旱,庄稼颗粒无收,饥民遍野,官府不顾民众死活,催征如故。 材料一:(明朝末年)旧征未完,新饷已催,额内难缓,额外复急。村无吠犬,尚敲催追之门;树有啼鹊,尽洒鞭扑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