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938031

第17课 明朝的灭亡和清朝的建立—2025学年新版教材七下历史教学设计(统编人教版)

日期:2025-05-10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60次 大小:17390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教材,人教,统编,教学设计,历史,七下
  • cover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第17课 明朝的灭亡和清朝的建立 【课程标准】 通过明末李自成起义,认识当时中国社会面临的严重危机。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准确阐述明朝灭亡的原因、李自成起义的过程和意义;了解满洲兴起和清朝建立的基本史实;分析清朝巩固统治的措施及其影响。通过分析史料,提高归纳总结和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历史解释、史料实证) 2.运用史料分析、小组讨论等方法,探究明朝灭亡和清朝建立的历史背景和影响,培养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能力;通过绘制明朝灭亡和清朝建立的时间轴,增强历史时空观念。(时空观念、史料实证) 3.认识到历史发展的复杂性和多样性,理解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从明清政权的交替中,体会国家兴衰与统治者政策的关系,培养以史为鉴的意识。(家国情怀)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明朝灭亡的原因;李自成起义的过程和口号;满洲兴起和清朝建立的史实;清朝巩固统治的措施。 2.教学难点:理解明朝灭亡的深层次原因;认识清朝入关并统一全国的历史必然性和偶然性。 【教学方法】 讲授法、史料分析法、讨论法、情境教学法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展示内容:展示明朝几位奇葩皇帝的视频相关故事资料。 教师提问:同学们,看了这个视频,大家有什么感受?这些皇帝的行为可能会对明朝的统治产生什么影响呢? 结合资料中皇帝的行为,从朝政管理、社会稳定等方面思考。 提示引导:引导学生从皇帝对政事的态度、与臣子的关系等方面分析可能产生的后果,如朝政混乱、官员腐败等。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 过渡语:大家的想法都很有道理。这些皇帝的荒诞行为使得明朝政治日益腐败,而这也成为了明朝走向灭亡的重要因素。那么,明朝究竟是如何灭亡的呢?清朝又是怎样建立的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 17 课《明朝的灭亡和清朝的建立》。 (二)新课讲授 1. 朽政回光 ——— 政治腐败与张居正改革 (1)政治腐败表现 展示内容:展示明武宗、明熹宗等皇帝沉迷享乐、宦官专权、大臣结党营私的相关图片和文字资料。 教师提问:从这些资料中,我们可以看出明朝政治腐败有哪些表现?这些表现会给社会带来什么危害呢? 仔细观察资料,从皇帝、宦官、大臣的行为方面总结腐败表现;从对百姓生活、社会秩序的影响思考危害。 提示引导:引导学生从皇帝疏于朝政、宦官权倾朝野、大臣争权夺利等方面归纳腐败表现;分析这些行为导致法纪松弛、官吏贪污、百姓生活困苦、社会动荡不安等危害。 过渡语:政治腐败让明朝社会陷入动荡,那么有没有人试图改变这种局面呢?张居正改革就是一次重要的尝试。 (2)张居正改革 展示内容:展示张居正的图片、简介以及 “一条鞭法” 的相关资料,包括改革的内容、意义和结果。 教师提问:张居正改革的主要措施有哪些?这些措施分别起到了什么作用?改革最终的结果如何? 认真阅读资料,从经济、吏治、边防等方面找改革措施;分析每项措施对国家财政、政治、军事的积极影响;关注改革在张居正去世后的变化。 提示引导:引导学生明确 “一条鞭法” 在简化税收手续、增加政府收入方面的作用,以及整顿吏治、巩固边防对国家稳定的意义;让学生了解张居正去世后改革举措大多废止,明朝政治又走向腐败的结果。 过渡语:张居正改革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未能从根本上改变明朝的命运。明朝后期,各种社会矛盾不断激化,最终引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2. 闯王覆明 ——— 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 (1)起义原因 展示内容:展示反映明朝末年政治腐败、土地兼并、陕西北部旱灾的图片和文字资料。 教师提问:结合材料,思考李自成起义爆发的原因是什么?这些原因中,哪个是根本原因,哪个是直接原因呢? 从政治、经济、自然灾害等方面分析起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