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语文园地三 RJ 三年级下 综合性学习 中华传统节日 你知道哪些中国的传统节日?说一说,比一比谁知道的多。 节日 过节时间 节日习俗 春节 农历正月初一 元宵节 燃放爆竹、守岁、贴春联、拜年、吃饺子 吃元宵、踩高跷、赏花灯、猜灯谜、舞龙、舞狮子 扫墓、荡秋千、踏青、植树、放风筝 吃粽子、赛龙舟、挂艾蒿 吃月饼、拜月、玩花灯、供兔儿爷 登高、吃重阳糕、赏菊、饮菊花酒、插茱萸 农历正月十五 阳历 4 月5 日前后 农历五月初五 农历八月十五 农历九月初九 清明节 端午节 中秋节 重阳节 写一写过节的过程 选一个传统节日,写一篇习作。可以写自己家过节的过程,也可以写节日中发生的印象深刻的故事。 难忘的中秋节 去年,我们一家度过了一个难忘的中秋节。 外出打工的爸爸赶回来了。我开心极了,爸爸走到哪儿,我就跟到哪儿,就像一条小尾巴。① 习作例文 ①外出打工的爸爸因为中秋回家与家人团圆,这个夜晚注定难忘。“像一条小尾巴”写出了“我”对爸爸的依恋。 晚上,妈妈做了一桌子好吃的菜肴。难得团圆,我特意挨着爸爸坐,因为我有很多话想跟他说。我告诉爸爸,我当上了班长,我会煎鸡蛋了,妹妹总是在我写作业的时候捣乱……②爸爸亲热地搂着我,听得津津有味,我觉得非常幸福。 ②“我”对爸爸说了很多心里话, 表现了对爸爸的思念和爱。 夜幕降临,月亮爬上了树梢。我们一家吃着月饼,仰头望着天上的月亮。那天晚上的月亮格外大,格外圆,格外亮。 ③ “冬冬,上次给你买的古诗你背了多少首了?有写月亮的没有?”爸爸问我。 “当然有了!我背给您听!”我自信满满地说。 ③此处写月亮也是在写人物的心情,那晚大家的心情格外愉悦。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④ ④团圆、吃月饼、赏月、吟诗,多 美的夜晚呀! 我滔滔不绝地背着,爸爸高兴地拍拍我的脑袋,连声说:“不错!不错!比爸爸有出息!” 夜深了,蛐蛐唱着动听的歌曲。我们一家静静地望着天上的月亮,都舍不得去睡觉。⑤ 这真是一个令人难忘的中秋节! ⑤蛐蛐的歌声衬托了夜的寂静和团圆的美好。 小作者记述了去年一家人团聚过中秋的情景,展现了中秋团圆、吃月饼、赏月的传统节日习俗。 更可贵的是,小作者在叙事和写景中融入了浓浓的亲情、团聚的喜悦和淡淡的离愁。 感情丰富,真情流露。 名师点评 展示活动 (1)讲听来的关于节日习俗的故事。 (2)展示收集、整理的材料。 (3)制作关于节日习俗的手抄报。 展示范例 范例1:朗诵和中秋节有关的古诗。 十五夜望月 [唐] 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 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 望 月 怀 远 [唐] 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范例2:讲讲怎么包粽子。 选择上好的糯米,根据自己的喜好,放些红豆、红枣等。先将粽叶卷成一个圆锥形,填满馅料,直到快溢出来的样子。然后,按照螺旋的手法,将粽叶的另一端紧紧地卷起来,用大拇指压住。最后,用棉线将粽子捆结实。这样,一个小巧可爱的粽子就包好了。 范例3:猜元宵节灯谜。 身穿绿衣裳,肩扛两把刀。庄稼地里走,害虫吓得跑。(打一动物) 身小力不小,团结又勤劳。 有时搬粮食,有时挖地道。(打一动物) 螳螂 蚂蚁 久旱逢甘霖。(打一《水浒传》中人物绰号) 两点天上来。(打一汉字) 快刀斩乱麻。(打一成语) 哑巴打手势。(打一成语) 及时雨 关 迎刃而解 不言而喻 范例 4:关于中秋节的手抄报。 水 调 歌 头 宋 苏 轼 丙辰中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