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届高考化学考前冲刺卷 化学(江苏专版) 分值:100分 时间:75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Al—27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3分,共39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传统文化中的化学知识体现了古人对自然规律的深刻理解和巧妙运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周礼·考工记》中记载的青铜是铜和锡的合金 B.古代壁画中常用的红色颜料主要是、等 C.青花瓷的制作过程中硅酸盐发生复杂的化学反应 D.《本草纲目》中“冬月灶中所烧薪柴之灰,令人以灰淋汁,取碱浣衣”中的碱是 2.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述正确的是( ) A.四氯化碳的空间填充模型: B.异丁烷的键线式: C.甲基的电子式 D.二氯甲烷的结构式 3.实验室进行制备并验证性质的实验,下列相关原理、装置及操作正确的是( ) A.用装置甲制取 B.用装置乙验证漂白性 C.用装置丙收集 D.用装置丁吸收尾气 4.已知Cl、Se、Br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 B.氧化性: C.酸性: D.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5.SnO在微电子、气体传感器等应用方面潜力巨大。常见的型-SnO具有层状结构,熔点超过1000K,晶胞结构如下所示,晶胞边夹角均为90°。科研人员利用液态金属剥离法,克服了范德华力,实现了单层原子级厚度的SnO超薄二维材料的大面积制备。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晶体中可能含有共价键成分,晶体类型为共价晶体 B.该晶体中与Sn原子最近且距离相等的O原子有3个 C.该晶体中Sn原子构成的四面体空腔可容纳等小分子 D.制得的超薄二维材料具有共轭大键体系,可以导电 6.下列物质为含有相同元素的单质或化合物,在一定条件下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略去部分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其中丙为红棕色气体,戊是单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的水溶液能导电,所以甲是电解质 B.甲和乙既可用排空气法收集,又可用排水法收集 C.甲、丙反应每生成1mol戊,转移的电子为12mol D.常温下,可用铝制容器盛装丁的浓溶液 7.下列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将气体通入溶液生成黑色沉淀: B.向溶液中通入过量的 C.向溶液中通入少量 D.向溶液中加入足量氨水: 8.多相催化反应是在催化剂表面通过吸附、解吸过程进行的。如图为在某温度下,甲醇与水在铜基催化剂上的反应机理和能量与反应过程之间的关系(各物质均为气态):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Ⅱ过程中热效应 B.和的总能量小于和的总能量 C.选择优良的催化剂可以降低反应活化能,并改变反应的 D.在反应过程中,先生成后消耗,故可认为是催化剂 9.抗氧化剂香豆酰缬氨酸乙酯(Z)可由下列反应制得。 下列说法正确的( ) A.化合物Y含有的官能团为酯基和酰胺基 B.化合物X和Z可以用溶液鉴别 C.化合物X与足量反应,得到的产物含有2个手性碳原子 D.化合物Z在酸性条件下水解得到3种不同有机物 10./乙醇混合可充电式液流电池系统在充放电过程中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同时在正极区可以合成高附加值的醋酸铵,其工作原理如下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放电时,为电池正极 B.充电过程中阴极区溶液的碱性减弱 C.放电时,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D.若正极区恰好生成1mol醋酸铵,理论上负极质量减少130g 11.关于氮及其化合物,下列实验方案、现象和结论都正确的是( ) 实验方案 现象 结论 A 常温下,将Fe片分别插入稀硝酸和浓硝酸中 一段时间后,前者有气体产生,后者无明显现象 稀硝酸的氧化性强于浓硝酸 B 将样品溶于稀硫酸后,滴加溶液 溶液变红 晶体已氧化变质 C 将某红棕色气体通入淀粉-KI溶液中 溶液变蓝 该气体为 D 向某无色溶液中滴加浓溶液,加热,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靠近试管口 试纸变蓝 原溶液不一定是铵盐溶液 A.A B.B C.C D.D 12.根据下列图示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A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