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九年级学情调研卷 历史 一、单项迭择题(本大题共25题,每题1分,共25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某学者通过测定骨骼标本发现:陶寺文化居民食谱中碳-4植物(如栗、季等)摄入量占 67%,甚至家畜也摄入了较多的碳-4植物。此发现有助于了解 A.原始农业发展 B.部落联盟建立 C.阶级分化明显 D.早期国家产生 2.《汉书·食货志》记载:“坏井田,开什陌…领邻国而雄诸侯。”这一变革 A.触犯大地主的利益 B.促进少数民族封建化 C.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D.增加了诸侯国的数量 3.下表列出了部分外国人在唐朝的做官情况,这一材料可以用来研究唐朝 A.等级森严的社会 B.包容开放的政治 国籍日本 新罗 印是 新 C.和睦的民族关系 姓名 员南 燕致远 是悬罗络元光 D.发达的商业贸易 宫职科兰县到 太之室节聚使 4.中国古代担任书籍抄写工作的人叫做“佣书人”,又称“书手”。抄书业产生于两汉时期, 繁荣于隋唐,衰落于宋元。该职业衰落的主要原因是 A.书法艺术的进步B. 印别技术的突破C.商品经济的发展D.科举制度的完善 5.1644年,北京城先后出现了三个年号,依次是崇祯十七年、大顺永昌元年和顺治元年。与 这一现象无关的是 A.明朝灭亡 B.清军入关 C.李自成起义 D.雅克萨之战 6. “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使先进的中国人认识到,单凭引近外图器物已不足以说教民族危 亡。子是,谋求制度的变革欢提到议事日程上来。”材科意在说明甲午中日战争 A.爆发的背景 B.失败的原因 C.屈辱的结果 D.产生的影响 7.“一条长江路,半部民图史”,位于长江路264号的人民大会堂建于民国二十五年,是原 国民政府召开国民大会的重要场所。民国二十五年是 A.1934年 B.1935年 C.1936年 D.1937年 8.下图是小玄同学的笔记,地学习的主题是 推动 新文化运动 五囚运动 推功 马克思主义的传摄 基础 莫定思想基础 推 动 复定组织基秘 中国共产党密生 各地共产党早期粗织建立 A.近代化的早期探索 B.民族危机的加剧 C。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D.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9.刘伯承写到“三月,我军便自遵义西进,…敌人材我将北凌长江,连忙在川黔滇三省边 界大修璃堡。但我军却突然折回责州,在茅台附近四没赤水河。”此段描述的是 A,南昌起义 B.红军长征 C.挺进大别山 D.渡江战役 10.1931年10月,在张学良的支持下,东北中学在北平成立。学校设有文化课和军事课, 并在每月18日,全体师生举行国趾纪念会。这所学校成立的历史背景是 A.东北易帜 B.柳条湖事件 C.西安事变 D.卢沟桥事变 九年级历史学情调研卷共4页第】页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