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939214

统编版2024-2025学年六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复习分类专练 09--古诗词 (含答案+解析)

日期:2025-05-09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试卷 查看:76次 大小:7424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统编,专练,解析,答案,古诗词,09--
  • cover
统编版2024-2025学年六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复习分类专练 09--古诗词 一、单选题 1.下列诗句与“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表达主题相同的是(  )。 A.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B.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C.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D.常将有日思无日,莫把无时当有时。 2.楼家喜得千金,饱读诗书的舅舅给女孩取名“楼盈盈”,姓名中寄寓着女孩长得仪态端庄美丽的美好愿望。姓名中“盈盈”一词最有可能来自下面诗句(  ) A.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B.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3.下列诗句中,与“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哲理最接近的是(  ) A.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B.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C.常将有日思无日,莫把无时当有时 D.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4.下面句子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 A.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B.耕/当问奴,织/当问婢。 C.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D.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一项是(  ) A.“千万和春住”与“唯见长江天际流”所在的两首诗歌都与送别有关。 B.“漫卷诗书喜欲狂”与“孤帆一片日边来"都是杜甫写的。 C.“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生动地写出了百鸟争鸣时热闹的场面。 D.“洛阳亲友如相间”和“每逢佳节倍思情”都表达了浓浓的思乡之情。 6.下面诗句中,与“中庭地白树栖鸦”出自同一首诗的一项是(  ) A.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B.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C.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D.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7.同学们想做一本关于“传统节日和习俗”的古诗集。下面诗句符合要求的一项是(  ) A.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B.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C.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D.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8.下列诗词句中与春天无关的一项是(  )。 A.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B.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 C.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D.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9.下列与“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表达方式不同的是(  ) A.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B.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C.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D.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10.与“亲身下河知深浅,亲口尝梨知酸甜”所蕴含的道理相似的俗语是(  ) A.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 B.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 C.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D.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11.以下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为人民服务》一文中,毛泽东引用了西汉文学家司马迁的名言“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来说明正确的生死观念。 B.“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中“妻子”是指妻子和儿女。 C.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唐宋八大家”中,有苏氏三父子,他们是父亲苏洵、儿子苏轼和苏辙。 D.《汤姆.索亚历险记》的作者是美国作家马克·吐温,他还写过《乞丐王子》《哈克贝里·费恩历险记》《老人与海》等。 12.下面的诗句中没有运用托物言志手法的一项是 (  ) A.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B.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C.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D.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13.下面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 A.“惟弈秋之为听”和“虽与之俱学”两句中的“之”意思相同。 B.《石灰吟》中,诗人于谦直接抒情,表达自己坚守高尚情操的志向的诗句是“粉骨碎身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C.“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这句话说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