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人教版历史必修上册 第4课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A组必备基础巩固 题组1 西汉的建立与“文景之治” 1.“外儒内法,兼之以道”,儒、道、法三大哲学思想在中国古代政治生活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对于它们的区别,可以用一句话总结:“入世为儒,出世为道,治世用法。”下列西汉措施中能体现道家思想的是( ) A.汉朝初期的休养生息 B.推恩令和附益之法 C.武帝时的内外朝制度 D.尊崇儒术 2.西汉初年的各种制度基本沿袭秦朝,史称“汉承秦制”“有所损益”。汉朝采取的不同于秦朝的制度是( ) A.设置郡县 B.三公九卿 C.皇帝制度 D.休养生息 题组2 西汉的强盛 3.下面为秦汉时期地方政府管理体制情况表,对其理解正确的是( ) 朝代 地方行政管理体制 层级 秦 郡———县 二级制 汉 西汉和东汉前期:郡———县 东汉末期:州———郡———县 二级制 三级制 A.汉承秦制,保持了政治制度稳定性 B.郡县制是秦朝开创的一项重要制度 C.两汉统治者直接沿袭秦朝的郡县制 D.东汉的地方管理体制发生了本质变化 4.汉武帝时期,废除秦半两钱,而铸三铢钱,后来又“悉禁郡国毋铸钱,专令上林三官铸”,同时下令诸侯国之前所铸钱币皆“废销之”。朝廷的这种做法( ) A.刺激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B.导致国家政局动荡 C.维护了中央政府的权威 D.减轻了人民的负担 5.西汉后期丞相的出身如下表。据此可知,当时( ) 时期 丞相 (人数) 外戚宗室 掾史文吏 经学 之士 昭帝朝 3 ★★★ 宣帝朝 5 ★★★★ ★ 元帝朝 2 ★★ 成帝朝 5 ★ ★ ★★★ 哀帝朝 5 ★ ★★★★ A.察举选官制度的完善 B.儒学影响力逐渐增强 C.世家大族的逐渐兴起 D.专制皇权的不断强化 6.(2024安徽安庆期末)两汉时期,许多北方少数民族内附汉朝,汉朝政府以博大的胸怀、怀柔的策略,“优其礼遇,厚其赐予”,妥善安置内附部众。这一做法( ) A.符合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需要 B.标志着夷夏之防的观念被摒弃 C.有利于缓和汉匈之间的紧张关系 D.实现了中央对地方的直接管理 题组3 东汉的兴衰 7.《后汉书·光武帝纪》记载,诏曰:“顷者师旅未解,用度不足,故行什一之税。今军士屯田,粮储差积,其令郡国收见田租,三十税一,如旧制。”这些措施体现光武帝治国的基本原则是( ) A.扶植豪强地主 B.强化中央集权 C.实行休养生息 D.遏制地方势力 8.汉和帝(东汉)继位时年仅十岁,其母窦太后临朝称制,窦氏兄弟并居机要,掌握实权,窦氏一门富贵。这一现象出现的根源是( ) A.外戚专权 B.君主专制 C.政治腐败 D.皇帝年幼 题组4 两汉的文化 9.“本纪以序帝王,世家以记侯国,十表以系时事,八书以详制度,列传以志人物,然后一代君臣政事,贤否得失,总汇于一编之中。自此例一定,历代作史者遂不能出其范围,信史家之极则也。”材料论述的著作是( ) A.《黄帝内经》 B.《史记》 C.《汉书》 D.《九章算术》 10.考古界发现了不少西汉麻纸,如甘肃放马滩纸、悬泉纸、旱滩坡纸、陕西灞桥纸等。但《后汉书》记载,蔡伦“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对此理解合理的是( ) A.麻纸自汉代起是最主要书写材料 B.东汉蔡伦改进了造纸术 C.考古成果证明了《后汉书》有误 D.丝绸之路推动纸张贸易 B组关键能力提升 11.西汉初年,黄老思想家在批判法家严刑苛法破坏社会关系的同时,又认识到立法制刑、悬赏设罚具有明辨好恶、审察奸邪、消弭祸乱的积极意义。这一认识的出发点是( ) A.加强中央集权 B.恢复发展经济 C.倡导无为而治 D.维护社会稳定 12.下图为两汉时期的文献中身份可考的孝廉(察举制中选官的主要科目之一)出身情况统计(单位:人)。该图可用于说明,察举制的实施( ) A.冲击了阶层固化的局面 B.实现了选拔人才的公平 C.奠定了士族专权的基础 D.瓦解了地方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