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939701

第6课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2025人教版历史必修上册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日期:2025-05-14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12次 大小:32570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历史,答案,练习题,同步,上册,必修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人教版历史必修上册 第6课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 A组必备基础巩固 题组1 隋朝兴亡 1.隋文帝的历史存在感相对较低,美国学者麦克·哈特却将他与秦始皇、成吉思汗一起编入“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排行榜”。这主要是因为隋文帝(  ) A.正式确立科举制 B.开通大运河 C.缔造“开元盛世” D.实现国家大一统 2.《元和郡县图志》载:“炀……通济渠……自扬、益、湘南至交、广、闽中等州,公家运漕,私行商旅,舳舻相继。隋氏作之虽劳,后代实受其利焉。”该河道的开通(  ) A.促进了南北经济的发展 B.导致藩镇割据局面的出现 C.缓和了隋朝的社会矛盾 D.淡化了社会门第等级观念 题组2 唐朝的繁荣与民族交融 3.唐太宗时,在文臣武将之中,魏征当过道士,原是太子李建成的旧臣,曾议请谋杀太宗,尉迟恭做过铁匠,又是降将,但都受到重用。这说明唐太宗(  ) A.善于纳谏 B.知人善任 C.大兴文治 D.改革吏治 4.武则天时期,将中书、门下二省改名为凤阁、鸾台,并加授“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头衔,让低品阶官员与凤阁、鸾台长官共同议政,使得宰相数量大增且更替频繁。这一做法的主要目的是(  ) A.强化对朝政的控制 B.增强决策的科学性 C.扩大官员选拔渠道 D.取消丞相的决策权 5.下面为《便桥会盟图》(局部),描写了唐太宗与突厥可汗在渭水上的便桥定盟的历史故事。画面有狂奔的马队、惊险的马上杂技、激烈的马球表演。该作品(  ) A.反映了宫廷生活的奢靡 B.显示了宫廷画的神韵意趣 C.展现了体育外交的魅力 D.体现了民族间的民俗交融 6.唐人喜穿胡靴,其华丽者有锦靴、皴文靴等。红靴为女子所穿,诗人多用作“锦靴”,在唐时颇为盛行,如李白的《对酒》:“吴姬十五细马驮。青黛画眉红锦靴。”这反映出唐代(  ) A.中原流行西域风俗 B.文化的开放和包容 C.尚武成为社会风尚 D.胡汉民族差别淡化 题组3 安史之乱、黄巢起义和五代十国 7.唐玄宗天宝年间,身兼三镇节度使的安禄山拥兵20万,而中央兵力却不满8万。这反映了当时唐朝(  ) A.中央集权进一步巩固 B.出现了外重内轻的局面 C.民族交融进一步发展 D.起用少数民族首领为官 8.唐朝安史之乱以后,宦官逐渐掌握了禁军,甚至还掌握着宰相和藩镇节度使的任免权,黄巢起义给了宦官和禁军沉重打击,而藩镇实力则进一步壮大。这反映了唐朝后期(  ) A.外重内轻局面出现 B.宦官势力消亡 C.朝廷政治危机严重 D.宰相权力膨胀 9.(2024安徽安庆期末)中国古代官员会在中央和地方之间相互“迁转流动”,下表为唐后期藩镇武将入朝为官的情况统计,据此可知(  ) 地区类型 朝廷 征召 随帅 来朝 弃帅 来朝 藩帅 推荐 因入卫 等留京 顺地藩镇 13 3 1 1 5 割据藩镇 0 3 6 3 0 A.中央地方人才实现自由流动 B.征召是武将选调的主要方式 C.藩镇间相互牵制延续唐政权 D.中央对地方仍有一定的控制 B组关键能力提升 10.隋平陈以后,将北方的社会管理制度推行到南方,政令严急,导致南方豪强纷纷举事反隋。隋文帝派大军前往镇压,逐一平定……隋炀帝即位后,为了加强对华北、江南的控制,开始在洛阳营建东都,复以东都为中心开凿大运河。隋朝这些措施(  ) A.源于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 B.推动了运河沿岸城镇的发展 C.旨在镇压南方豪族的叛乱 D.适应了国家巩固统一的需要 11.唐代诗人杜荀鹤在其《送蜀客游维扬》诗中写道:“见说西川景物繁,维扬(扬州)景物胜西川。青春花柳树临水,白日绮罗人上船。”诗中扬州的繁华主要源于(  ) A.江南农业技术进步 B.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C.统一封建国家建立 D.水路通道南北贯通 12.《新唐书·礼乐志》载:“玄宗又尝以马百匹,盛饰分左右……每千秋节(玄宗生日),舞于勤政楼下。”下图是在陕西何家村出土文物舞马衔杯仿皮囊式银壶,仿游牧民族皮囊壶形状制造,该文物可以用于印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