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939802

第4课 中古时期的亚洲--2025人教版历史必修下册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日期:2025-05-14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25次 大小:29473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必修,答案,练习题,同步,下册,历史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人教版历史必修下册 第4课 中古时期的亚洲 A组 必备基础巩固 题组1 阿拉伯帝国 1.美国史学家戈登在《极简亚洲千年史》中指出:公元500—1500年,当欧洲文明处于黑暗的中世纪时,亚洲伊斯兰文明作为东方儒家文明与欧洲基督教文明交流的桥梁,其本身的辉煌成就与东方儒家文明一起主导了世界文明的发展。据此判断,构成当时东西文明交流桥梁的主体是(  ) A.学者和传教士     B.商人和旅行家 C.官员和殖民者 D.军队和探险家 2.有学者指出:受翻译运动的影响,那些希腊语版本早已遗失的古希腊哲学和其他科学著作才得以成为古代重要的文化遗产。现代欧洲文明体系的形成,正是得益于这些来自沙漠的游牧人旺盛的好奇心和他们对古代文化的不懈学习与吸收。这一观点(  ) A.指出了阿拉伯文化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B.认为阿拉伯人引领了文化发展潮流 C.意在揭示阿拉伯文化繁荣的原因 D.强调阿拉伯人吸收融合古典文化的意义 3.“白昼逝去了,伊斯兰教的医学和科学却反射出古希腊文化太阳的光芒,它像一轮明月,照亮了欧洲中古时期漆黑的夜晚。”材料意在强调阿拉伯文化(  ) A.在多个领域取得了成就 B.是欧洲文明的源头 C.为文艺复兴创造了条件 D.是东西方文化的桥梁 4.哈里发奖励游学,一般人为求学而游历欧、亚、非三洲,然后犹如蜜蜂一般,载蜜而归,把他们储蓄的宝藏,分发给发奋的学生们,并且孜孜不倦地编辑许多不亚于现代百科全书的典籍。由此可知,阿拉伯帝国文化繁荣的主要原因是(  ) A.国内的经济繁荣 B.地处东西方文化中心 C.伊斯兰教的推动 D.当政者重视科技文化 题组2 奥斯曼帝国的兴起 5.奥斯曼帝国时期制定的《埃及法典》在序言中表明:奥斯曼统治者是被赋予神圣使命的苏丹和哈里发,他维护整个帝国的正义,既是帝国臣民的宗教领袖,也是臣民世俗生活的统治者。这说明当时奥斯曼帝国统治的特点是(  ) A.因地制宜 B.政教合一  C.地方自治 D.君主专制 6.16世纪,奥斯曼帝国采取吸引、鼓励外国商人,保护本国商人利益的政策,对本国的工商业进行良好的管理,注重城市发展和对贸易路线的保护。从材料可以看出奥斯曼帝国(  ) A.注重保护工商业发展 B.工商业发展比较落后 C.实行重农抑商的政策 D.提高了国家财政收入 题组3 南亚与东亚的国家 7.印度历史上曾经多次遭受外族的征服,对印度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中,使印度伊斯兰人口大量增加的事件是(  ) A.雅利安人的入侵 B.马其顿帝国的征服 C.突厥人的入侵 D.英国的殖民统治 8.幕府时代,不仅幕府取代了以天皇为代表的公家,成为新的中央政府,而且武士集团内部私人化的军事主从关系也与中央至地方的官制相结合,形成了将军→侍所→守护→地头的武家统制体系。由此可知,幕府统治的实质是(  ) A.地方势力割据 B.封建君主专制  C.封建军事专政 D.资产阶级专政 9.10世纪,高丽王朝开始实行科举制。考试科目主要包括进士科、明经、杂科。进士科以文章选才,明经科以儒家经典按理解程度取士,杂科则设有律令、医、卜等考试科目,选拔具有特殊技能的人才。这表明高丽王朝(  ) A.深受中华文明影响 B.模仿唐朝监察制度 C.强调官员全面发展 D.开启封建化的进程 B组 关键能力提升 10.故事小说《一千零一夜》是阿拉伯文学的瑰宝。它以波斯的《一千个故事》为基础, 吸收了印度、希伯来、埃及和阿拉伯等地的民间故事,生动地反映了阿拉伯帝国境内各族人民以及印度和中国等东方各国人民的生活习俗、风土人情和社会制度。材料表明《一千零一夜》(  ) A.已具备初步的全球化视角 B.带有较强的现实主义色彩 C.体现了文明文化交融互鉴 D.展现了阿拉伯帝国的繁盛 11.有学者指出,奥斯曼帝国继承了拜占庭帝国、塞尔柱帝国以及蒙古帝国边疆的诸侯国的版图,面对复杂的社会状况,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