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939830

第17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2025人教版历史必修下册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日期:2025-05-14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36次 大小:29443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答案,练习题,同步,下册,必修,历史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人教版历史必修下册 第17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 A组 必备基础巩固 题组1 法西斯主义与亚欧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1.1927年12月,日本有官员明确地提出了必须把“各种有形无形的资源”(精神的与物质的,人力与物力)全部加以统制,建立总体作战体制的思想。这反映出当时日本(  ) A.遭到经济大危机重创 B.逐步废除独裁统治 C.企图进行对外扩张 D.开始对外侵略扩张 2.1928年,德国纳粹党还只是一个支持率不高的小党。到1933年,纳粹党一跃成为国会第一大党并上台执政。导致这一变化的重要原因是(  ) A.德国对国联的不满 B.经济大危机的刺激 C.人民对民主的渴望 D.罗斯福新政的影响 3.20世纪30年代,世界多国出现“政府普遍扩权”的现象,如德意日强化法西斯独裁专制,美国实行罗斯福新政等,这反映了(  ) A.不同社会制度的相互融合 B.经济危机对政治的影响 C.民众对国家制度丧失信心 D.世界大战爆发的必然性 4.20世纪30年代,当国际局势日益紧张,和平主义思潮在西方国家迅速蔓延开来。但是,这种和平主义的特点是不愿意为维护和平承担任何风险,却不惜任何代价在避免战争上大做文章。下列事件中能体现这一做法的是(  ) A.《九国公约》的缔结 B.《慕尼黑协定》的签订 C.德国煽动民族复仇主义 D.墨索里尼建立法西斯政权 题组2 第二次世界大战 5.1939年,复国二十年后的欧洲某国,再度受到东西两境强国的夹攻,终因西境强敌快速推进而亡国。这个国家是(  ) A.波兰    B.捷克斯洛伐克 C.法国 D.德国 6.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好莱坞导演威廉·惠勒在接拍《忠勇之家》时,美国军方要求他不要在影片中诋毁德国人,制作“仇恨电影”。他坚持按照自己的观点来讲故事,《忠勇之家》拍至一半时,他接到军方官员电话:“我一直在想你说的话,也许你是对的,你就以你想要的方式做吧。”军方态度改变的直接原因是(  ) A.《慕尼黑协定》签订 B.德国突袭波兰 C.太平洋战争爆发 D.反法西斯同盟建立 7.英国历史学家拉纳·米特指出,反法西斯同盟国能在欧洲和亚洲两个战场同时作战,节节胜利,有相当大部分奠基于中国坚持抗击日本侵略者。其意在强调(  ) A.中国为战胜法西斯作出了重大贡献 B.反法西斯同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的根本保障 C.亚洲战场和欧洲战场地位同等重要 D.中国开辟了对日作战的东方主战场 题组3 战后国际秩序的建立 8.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国际联盟盟约》中规定了部分禁止战争、和平解决争端问题;1945年的《联合国宪章》则全面禁止使用武力。上述演变说明(  ) A.国际关系的不断民主化 B.国际政治格局的不断演变 C.国际新秩序的不断确立 D.国际安全机制的不断强化 9.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通过雅尔塔会议,美苏达成妥协,确定了战争结束时美苏的实际军事控制线。这样,双方实际上划分了势力范围,而这些控制线基本上是战后美苏对峙的分界线。这说明雅尔塔体系(  ) A.巩固了反法西斯战争成果 B.奠定了两极格局的框架 C.体现了大国合作的重要性 D.直接引发美苏冷战 B组 关键能力提升 10.1932年,由希特勒领导的纳粹党在国会选举中成为德国第一大党,纳粹是德语“民族的”和“社会主义的”两字缩写的音译。上述材料说明(  ) A.纳粹党具有极强的军事侵略性 B.经济大危机对德国的打击特别严重 C.纳粹党上台具有一定社会基础 D.世界大战欧洲战争策源地正式形成 11.霍布斯鲍姆在《极端的年代》中指出,1929—1932年无疑是一道深谷……如今在思想知识界及政治舞台上,共有三股势力争霸。马克思共产主义是其一。第二种势力则是改良式的资本主义。至于第三条路,就是法西斯路线了。“三股势力”的典型代表是(  ) A.苏、日、德 B.中、美、日 C.中、美、德 D.苏、美、德 12.1941年11月5日,德国大使奥特向柏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