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人教版历史必修下册 第20课 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 A组 必备基础巩固 题组1 苏联的发展、改革与解体 1.1954年,赫鲁晓夫发起垦荒运动,截至1956年,总计开垦约3 600万公顷荒地。垦荒使哈萨克斯坦成为苏联农牧业发达的加盟共和国。这表明赫鲁晓夫改革( ) A.促进了苏联边疆地区的开发 B.突破了“苏联模式”的束缚 C.扭转了工业为主的经济导向 D.改变了农业长期滞后的局面 2.1957年,赫鲁晓夫提出几年内在人均畜产品产量方面赶上美国,1961年他又声称在20年内基本建成共产主义社会。这些做法( ) A.突破了计划经济模式 B.严重脱离苏联社会实际 C.充分调动劳动积极性 D.埋下了苏联解体的隐患 3.1963—1973年,苏联的军费总额为6 740亿美元,年平均增长率为3%。1971年军费支出为740亿美元,1973年为860亿美元,1975年增至1 023亿美元,军工基地之大在全世界首屈一指。这折射出当时苏联( ) A.军事实力超过美国 B.经济改革无任何成效 C.突破了斯大林体制 D.经济结构仍畸形发展 4.1989年,邓小平同志对来华的苏共总书记戈尔巴乔夫说道,现在的中国和苏联就像两辆车,正行驶在坑坑洼洼的乡间土路……要想让车平稳地转向高速公路,就必须牢牢掌握方向盘。邓小平此语意在强调( ) A.中国要走有自己特色的发展道路 B.中苏两国开始达成亲密同盟关系 C.建设国家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D.戈尔巴乔夫领导的改革收效甚微 5.有人曾形象地说,戈尔巴乔夫改革的手术刀不是挥向党身上的肿瘤,而是挥向党的脖子。这说明戈尔巴乔夫改革( ) A.否定苏联共产党领导 B.以农业为突破口 C.存在经济决策的失误 D.重点在工业领域 题组2 东欧的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和剧变 6.1950年,南斯拉夫联邦国民议会规定将生产资料的国家所有制改为社会所有制,实行工人自治,几乎取消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由此可知,南斯拉夫的改革( ) A.使其摆脱了苏联的影响 B.迷失了社会主义方向 C.走向“福利国家”道路 D.调整了社会生产关系 7.从1956年到1981年,匈牙利居民消费每年平均以5%—6%的速度递增,到1989年,布达佩斯一半家庭拥有小轿车,人均住房面积达30平方米,30%以上的居民拥有度假别墅,当时匈牙利被誉为“电冰箱社会主义”的典范。这表明该国( ) A.高度集中政治经济体制优越 B.积极参与欧洲一体化的建设 C.社会主义改革取得巨大成就 D.得到苏联和经互会大力援助 8.保罗·约翰逊在《现代:从1919到2000年的世界》中写道,(20世纪)80年代,人类刮起了一场巨大的求变之风……80年代成为当代史的分界线。民主精神恢复了自信,开始广泛传播。这场“求变之风”( ) A.是指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和苏联的改革 B.推动了美苏关系走向缓和 C.导致社会主义阵营瓦解 D.引发了思想领域的混乱 题组3 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 9.下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发展的部分数据。这反映出( ) 项目 20世纪50年代 1978年 机耕面积 1958年,351万公顷,占耕地面积3.3% 4 067万公顷,占耕地面积41% 机电灌 溉面积 1952年,占耕地面积1.6% 占耕地面积55.4% 农村小型 水电站 1958年,98个水电站,农村用电0.5亿度 82 387个水电站,农村用电量253.1亿度 A.社会主义建设探索的成就突出 B.农村生产关系发生了根本性变革 C.农业经济结构实现了协调发展 D.经济体制改革推动了生产力进步 10.下图是1981年和2016年中国出口商品总额与构成,造成数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注 农产品和原材料等属于初级产品;机械设备等属于工业制品。1981年和2016年中国出口商品总额与构成示意图 A.土地改革完成 B.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C.改革开放推动 D.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 B组 关键能力提升 11.1946—1950年,苏联国民经济军事化吞没了近1/4的国民收入,国防工业取得了相当的成就。轻工业基本建设投资额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