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21 小圣施威降大圣 吴承恩(约1510—约1582),字汝忠,别号射阳山人,山阳(今江苏淮安)人,明代小说家。他自幼聪慧过人,但科考不利,直至中年才补上“岁贡生”。曾出任长兴(今浙江长兴)县丞,由于看不惯官场的黑暗,不久愤而辞官。晚年寄情诗酒,从事文艺创作。代表作长篇神话小说《西游记》。 必备知识 走近作者 吴承恩 白话小说,相对于“文言小说”而言,是唐宋以来用通俗语言(白话)所写的小说的统称,它的前身是民间故事和所谓的“街谈巷语”。 明清白话小说的特点有: ①讲究情节的曲折和故事的完整,往往把刻画人物的行动、语言作为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 ②叙述时常带有说书人的印记,如“看官听说”“且把闲话休提”“且听下回分解”等; ③为了需要而设置巧合,使故事情节曲折生动。 白话小说 唐太宗贞观三年(629),玄奘从长安出发去往天竺(古印度)游学。贞观十九年(645)玄奘回到长安,带回佛经600多部。此次西天取经,行程几万里,是一次传奇式的万里长征,轰动一时。后来玄奘口述西行见闻,由弟子辑录成《大唐西域记》12卷。从此,唐僧取经的故事便开始在民间广为流传。吴承恩在民间传说和话本、戏曲的基础上,经过艰苦的再创造,完成了《西游记》这部伟大的文学巨著。 必备知识 创作背景 《西游记》前五回故事梗概为:花果山仙石孕育出一石猴,石猴觅得水帘洞,被群猴拥戴为王。后石猴拜菩提老祖为师,获名“孙悟空”,学得长生之道、七十二般变化及筋斗云,又向龙王讨得“如意金箍棒”。后孙悟空大闹天宫。玉帝令托塔李天王率天兵天将去捉拿孙悟空,没有成功。于是,观音菩萨推荐小圣二郎神擒拿孙悟空。本文故事即从这里开始。 《西游记》 必备知识 文学常识 《西游记》,中国古代著名长篇神话小说,是中国古典文学中最富有想象力的作品之一。小说围绕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师徒前往西天取经的主线,写了许多降妖除魔的故事。 全书共一百回。前七回讲孙悟空的身世和大闹天宫的故事。 第八回到第十二回介绍唐僧,交代西天取经这一中心事件的由来。 第十三回到第一百回是小说故事的主体,讲述唐僧师徒取经路上战胜无数妖怪,历经重重磨难,终于到达西天,取回真经的故事。 小说表现了师徒四人不畏艰险、百折不挠的可贵精神,以及作者对黑暗的社会现实的不满和讽刺,为读者创造了一个理想中的美好世界。 神魔小说 概念 以神魔怪异为主要题材,通过幻想中的神魔鬼怪来反映社会现实的小说。 主要特点 ①丰富的想象和奇幻的情节。 ②语言风格多样,蕴含批判和讽刺意味。 ③大量运用神魔形象。 代表作 《西游记》《封神演义》《镜花缘》等。 1.划分文章层次。 2.画出文中的语言、动作和心理描写。 3.标记出有疑问的地方,在旁边批注问题。 初读课文,梳理故事情节,把握小说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大胆非凡的想象。 初读课文 自主学习 第二部分(2): 第三部分(3-4): 遭二郎真君与梅山六兄弟围困,大圣败走。 详细记叙大圣与二郎神的智斗场面。 记叙大圣与二郎神的具体斗法过程。 第一部分(1): 初读课文 划分层次 第三部分(5): 记叙大圣与二郎神周旋,再次被围。 课文标题点明了人物、事件及故事的主要内容。 1.你从课文标题《小圣施威降大圣》中获得了哪些信息 初读课文 自主探究 “小圣”即二郎神杨戬,“大圣”即孙悟空。传说,二郎神是天庭大将,玉帝外甥,玉鼎真人的大弟子,变化无穷,神通广大,肉身成圣;早年劈桃山救母,视天界兵将如无物,受封清源妙道真君。 2.标题中的“小圣”和“大圣”各指谁? 课文所叙述的孙悟空和二郎神两人的打斗,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孙悟空变禽鸟、游鱼、蛇等,二郎神相应地变成其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