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940394

12 坐井观天(说课)课件(共26张PPT)

日期:2025-05-13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42次 大小:671661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坐井观天,说课,课件,26张,PPT
  • cover
(课件网) 《坐井观天》说课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十二课 说课过程 说教材分析 1 说教学过程 4 说教法 2 说板书设计 5 说学法 3 说学法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坐井观天》是部编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十二课。这是一篇寓言故事。讲的是青蛙和小鸟争论天的大小,告诉我们看问题,认识事物要站得高看得全面,不能犯了错误还自以为是。 《坐井观天》位于本单元四篇课文中的第一篇。它处于由知识的学习向知识的运用转化的过渡位置,因此,它是本单元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阶段中的一步棋子,是从掌握知识逐步向能力转换的一座桥梁。 一、教材分析 说教法 教材分析 1.2教学目标 能力目标 情感目标 1)学会生字8个,理解“井沿”、“坐井观天”“无边无际”等词。 知识目标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练习分角色读课文。 1)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有感情朗读的能力。 懂得学习、做事要开阔眼界,不能自以为是。 2)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理解课文,领悟寓意。 说学法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说教法 教材分析 1.3教学重点 青蛙和小鸟的三次对话 重点 难点 突破方法 理解“坐井观天”的寓意 1.图文结合,理解词意 2.反复朗读的基础上再进行分角色有感情朗读 说学法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说教法 教材分析 二 、说教法 以读 代讲 对比法 实践法 + + + 三段式教学法=尝试法+演示法+任务驱动法 工作回顾 教材分析 说教法 学法分析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角色扮演法 根据寓言故事的特点及本课的语言特色,教学中,以青蛙与小鸟的三次对话为线索,以读代讲,以读促学,让学生在读中悟情明理。 三、说学法 读中学:探索发现。 问中学:思考质疑。 动中学:锻炼能力。 练中学:巩固提高。 乐学 会学 善学 志学 读中学 问中学 动中学 练中学 目 的 工作回顾 教材分析 说教学 说学法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四、说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回顾旧知 品读课文,指导朗读,启发想象 角色表演, 研读入境 拓展练习, 布置作业 工作回顾 教材分析 说教法 说学法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4.1 导入新课 工作回顾 教材分析 说教法 说学法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回顾旧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的情感容易受环境和气氛感染产生共鸣,我用谈话,图片、视频方式导入,快速将学生引入学习情境中。 1、观看图片,熟悉课文 语言维度 思维维度 我抓住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四个维度中:语言、思维、审美、文化中,按语言维度的要求,学生实现语言的积累和建构,从而顺利语言运用,结合本班实际我安排了下面的内容。 2. 图文结合,理解课文重点词语区别““渴”、“喝””的字形,练习书写。 3. 通过个人比试,制作小游戏,识字大闯关,检查同学识字情况。 工作回顾 教材分析 说教法 说学法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渴了想要水 喝水要用口 口 求 吃 水 喝 渴 图文结合,理解词意 自主学习 4.2 品读课文,指导朗读 ,启发想象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让学生充分读,抓好学生基本功,多思、多读、多写。拓展视野,塑造健康的人格。增强文化底蕴,在读中整体感知,引导学生归纳课文,理解文章脉络。我安排一下教学环节。 2.朗读二至七自然段(谁能找出青蛙和小鸟的三次对话) 3.指名读、分组读、男女比赛朗读三次对话。 工作回顾 教材分析 说教法 说学法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合作探究 品读三次对话 练读第一次对话 感悟第二次对话 理解第三次对话 工作回顾 教材分析 说教法 说学法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4.2 品读课文,指导朗读 ,启发想象 你从哪儿来呀? 我从天上来,飞了一百多里,口渴了,下来找点水喝。 一百多里 (1)练读第一次对话 1.“一百多里”有多远? 2.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