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940482

第一章 第3课时 自由落体运动和竖直上抛运动 多过程问题(课件 学案 练习,共3份)2026届高中物理(通用版)一轮复习

日期:2025-05-09 科目:物理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75次 大小:694840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运动,第一章,一轮,通用,物理,高中
    第3课时 自由落体运动和竖直上抛运动 多过程问题 目标要求 1.掌握自由落体运动和竖直上抛运动的特点,知道竖直上抛运动的对称性和多解性。2.能灵活处理多过程问题。 考点一 自由落体运动 1.条件:物体只受    ,从    开始下落。 2.运动性质:初速度为    、加速度为     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3.基本规律: (1)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式:    。 (2)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式:    。 (3)速度位移关系式:    。 1.重的物体总是比轻的物体下落得快。(  ) 2.同一地点,轻重不同的物体的g值一样大。(  ) 3.自由落体加速度的方向垂直地面向下。(  ) 4.做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在1 s内速度增加约9.8 m/s。(  ) 5.不计空气阻力,物体从某高度由静止下落,任意两个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T内的位移之差恒定。(  ) 例1 (2024·广西卷·3)让质量为1 kg的石块P1从足够高处自由下落,P1在下落的第1 s末速度大小为v1,再将P1和质量为2 kg的石块绑为一个整体P2,使P2从原高度自由下落,P2在下落的第1 s末速度大小为v2,g取10 m/s2,则(  ) A.v1=5 m/s B.v1=10 m/s C.v2=15 m/s D.v2=30 m/s 例2 (2025·江苏无锡市段考)对于自由落体运动(g取10 m/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前1 s内、前2 s内、前3 s内的位移大小之比是1∶3∶5 B.在相邻两个1 s内的位移之差都是10 m C.在第1 s内、第2 s内、第3 s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之比是1∶2∶3 D.在1 s末、2 s末、3 s末的速度大小之比是1∶3∶5 例3 (2025·福建龙岩市开学考)某校物理兴趣小组,为了了解高空坠物的危害,将一个鸡蛋从离地面20 m高的高楼面由静止释放,下落途中用Δt=0.2 s的时间通过一个窗口,窗口的高度为2 m,忽略空气阻力的作用,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求: (1)鸡蛋落地时的速度大小和落地前最后1 s内的位移大小; (2)高楼面离窗的上边框的高度; (3)若隔0.5 s先后释放两个鸡蛋,试分析在鸡蛋落地前两鸡蛋之间的距离如何变化? 1.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故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规律、比例关系及推论等规律都适用。 2.物体由静止开始的自由下落过程才是自由落体运动,从中间截取的一段运动过程不是自由落体运动,等效于竖直下抛运动,应该用初速度不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去解决此类问题。 考点二 竖直上抛运动 1.运动特点:初速度方向竖直向上,加速度为g,上升阶段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下降阶段做      运动。 2.运动性质:    直线运动。 3.基本规律 (1)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式:    。 (2)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式:    。 4.竖直上抛运动的对称性(如图所示) (1)时间对称:物体上升过程中从A→C所用时间tAC和下降过程中从C→A所用时间tCA    ,同理tAB=tBA。 (2)速度对称:物体上升过程经过A点的速度与下降过程经过A点的速度大小    。 物体做竖直上抛运动,取竖直向上为正方向,在上述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式中,把时间t代入后,若速度v为负值,负号表示什么意义?在上述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式中,把时间t代入后,若位移为负值,又表示什么意义? 例4 为测试一物体的耐摔性,在离地25 m高处,将其以20 m/s的速度竖直向上抛出,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不计空气阻力,则物体 (1)经过多长时间到达最高点? (2)抛出后离地的最大高度是多少? (3)经过多长时间回到抛出点? (4)经过多长时间落到地面? (5)经过多长时间离抛出点15 m? 1.竖直上抛运动的研究方法: 分段法 上升阶段:a=g的匀减速直线运动 下降阶段:自由落体运动 全程法 初速度v0向上,加速度g向下的匀变速直线运动,v=v0-gt,h=v0t-gt2(以竖直向上为正方向) 若v>0,物体上升,若v<0,物体下落 若h>0,物体在抛出点上方,若h<0,物体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