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940493

第一章 第5课时 实验一: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课件 学案 练习,共3份)2026届高中物理(通用版)一轮复习

日期:2025-05-09 科目:物理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97次 大小:1033170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课件,一轮,通用,物理,高中,2026届
    第5课时 实验一: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目标要求 1.了解物理实验中的误差,学会减小实验误差。2.会正确使用打点计时器,学会利用纸带上的点迹求物体的速度和加速度。3.掌握判断物体是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方法。 考点一 误差和有效数字 1.误差的定义:误差是实验测量值(包括直接和间接测量值)与真实值(客观存在的准确值)之差。 2.误差分类: 系统误差 偶然误差 主要 来源 (1)实验原理不完善 (2)实验仪器不精确 (3)实验方法粗略 由于各种偶然因素对实验者和实验仪器的影响而产生的 基本 特点 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具有相同的倾向性,即总是偏小或总是偏大 实验结果有时偏大,有时偏小,并且偏大和偏小的概率相同 减小 方法 完善实验原理,提高实验仪器的准确程度,设计更科学的实验方法 多进行几次测量,求出几次测量的数值的平均值 (1)对误差的分析首先应分清是系统误差还是偶然误差,系统误差对多次测量值的影响可能是相同的,偶然误差对多次测量值的影响是不同的。 (2)从分析数据的观点看,误差分为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 ①绝对误差是测量值与真实值之差的绝对值。在直接用仪器测量某一物理量时,提高测量仪器的精度是减小绝对误差的主要方法。 ②相对误差等于绝对误差Δx与真实值x0之比,一般用百分数表示,η=×100%,它反映了实验结果的准确程度。 ③绝对误差只能判别一个测量结果的精确度,比较两个测量值的准确度则必须用相对误差。 3.有效数字:带有一位不可靠数字的近似数字。 (1)有效数字的最后一位是测量者估读出来的,是偶然误差的来源。 (2)有效数字的位数:在一个数中,自左向右,从第一个不为零的数字起,到右边最末一位数字止(包括末位数为零的数字),共有几个数字,就是几位有效数字。 考点二 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一、打点计时器 1.作用:计时仪器,当所用交流电源的频率f=50 Hz时,每隔     s打一次点。 2.结构 (1)电磁打点计时器(如图) (2)电火花计时器(如图) 3.工作条件: 二、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1.实验器材 电火花计时器(或电磁打点计时器)、一端附有滑轮的长木板、小车、纸带、细绳、槽码、    、导线、     电源。 2.实验过程 (1)按照实验装置,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长木板    的一端,接好电源; (2)把一细绳系在小车上,细绳绕过滑轮,下端挂合适的槽码,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固定在小车后面; (3)把小车停在靠近打点计时器处,先       ,后      ; (4)小车运动一段时间后,断开电源,取下纸带; (5)更换纸带重复实验三次,选择一条比较理想的纸带进行测量、分析。 3.数据处理 如图,思考:①如何求小车经过B点时的速度? ②如何求小车的加速度? ③如何判断小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4.注意事项 (1)平行:纸带、细绳要与长木板平行。 (2)两先两后:实验中应先接通电源,后让小车运动;实验完毕应先断开电源,后取下纸带。 (3)防止碰撞:在到达长木板末端前应让小车停止运动,防止槽码落地及小车与滑轮相撞。 (4)减小误差:小车的加速度应适当大些,可以减小长度测量的相对误差,加速度大小以能在约50 cm的纸带上清楚地取出6、7个计数点为宜。 (5)小车从靠近打点计时器位置释放。 5.误差分析 (1)纸带运动时摩擦力不均匀,打点不稳定引起误差。 (2)计数点间距离的测量有偶然误差。 (3)作图有误差。 例1 某班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装置“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电火花计时器使用的是频率为50 Hz的交流电源。 (1)电火花计时器的工作电压为    (选填“8 V”或“220 V”)。安装纸带时,需要将纸带置于            (选填“复写纸”或“墨粉纸盘”)的    (选填“上方”或“下方”)。 (2)下列说法中正确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