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单项选择题(一) 押题一 物质变化的判断 1.下列变化中,与其他项有本质区别的是( ) A.铜雕锈蚀 B.冰雪消融 C.粮食酿醋 D.白磷自燃 2.中国古建筑处处凝聚着中华民族的勤劳与智慧。下列相关古建筑的修复过程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雕刻浮雕 B.彩绘墙壁 C.镶铺石板 D.烧制青砖 3.下列词语包含的物质变化中,有一种与其他三种有所区别,该词语是( ) A.蜡炬成灰 B.花香四溢 C.冰雪消融 D.沙里淘金 4.明代《天工开物》所记述的化学知识丰富多彩。下列描述中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 A.《五金·黄金》中记述“凡金箔,每金七厘造方寸金一千片” B.《燔石·石灰》中记述“凡石灰,经火焚炼为用” C.《锤锻·冶铁》中记述“或用木炭,扇炉风箱,土(铁矿石)化成铁” D.《燔石·胆矾》中记述“铁器淬于胆矾(硫酸铜晶体)水中,即成铜色也” 5.古诗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以下诗句中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 A.月落乌啼霜满天 B.爆竹声中一岁除 C.楼台倒影入池塘 D.日照香炉生紫烟 6.物质是在不断变化的。下列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 A.光合作用 B.金属导电 C.钢铁生锈 D.塑料降解 押题二 物质的分类 7.物质分类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物质可能是氧化物的是( ) A. B. C. D. 8.分类是学习化学常见的方法,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的一组是( ) 选项 类别 物质 A 单质 液氧、冰水、硫 B 氧化物 干冰、氧化铜、氯化钠 C 纯净物 红磷、河水、五氧化二磷 D 混合物 自来水、人呼出的气体、硫酸铜溶液 9.分类是化学学科的基本思想方法之一、下列属于纯净物的是( ) A.液态氮 B.加碘盐 C.食用醋 D.高钙奶 10.下列物质分类中错误的一组是( ) A.混合物:石油、石灰水 B.碱:烧碱、纯碱 C.单质:红磷、铜 D.氧化物:二氧化碳、蒸馏水 11.大气平流层中的臭氧(O3)能吸收大部分紫外线,保护地球生物,臭氧属于( ) A.化合物 B.混合物 C.有机物 D.纯净物 押题三 化学物质与健康 12.加铁酱油可以为人体补充铁元素,人体缺铁会引起的疾病是( ) A.贫血 B.甲状腺肿大 C.骨质疏松 D.食欲不振 13.化学与人体健康息息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服用葡萄糖酸锌可以预防大脖子病 B.服用补铁剂治疗骨质疏松症 C.油脂会引发身体肥胖故对人体无益 D.防腐剂在食品中尽量少添加 14.下列食物富含蛋白质的是( ) A.西瓜 B.鸡蛋 C.馒头 D.油菜 15.汽水的配方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自制汽水配方食品级小苏打1.5g、食品级柠檬酸1.5g、白糖7g、果汁适量、白开水500mL A.小苏打属于盐 B.果汁能为人体补充维生素 C.用pH试纸测汽水的酸碱度,测得pH=5.60 D.小苏打与柠檬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16.健康的生活离不开化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淀粉属于糖类,消化吸收后可为人体提供能量 B.服用补铁剂可治疗骨质疏松症 C.含有黄曲霉素的霉变大米,可以清洗后煮熟食用 D.青少年正在长身体,应多吃富含蛋白质的肉类,不吃蔬菜 押题四 环境污染与保护 17.下列行为符合“低碳”理念的是( ) A.教室人空未关灯 B.使用一次性餐具 C.废旧纸张再利用 D.出行乘坐私家车 18.每年的6月5日为世界环境日,表达了人类对美好环境的向往和追求。下列做法有利于环境保护的是( ) A.加强大气质量监测 B.生活垃圾焚烧处理 C.随意丢弃废旧电池 D.大量施用农药防治病虫害 19.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持续改善生态环境。下列做法不利于环境保护的是( ) A.废旧物资循环利用 B.生活垃圾分类投放 C.农药化肥合理施用 D.核能废水排入大海 20.垃圾应分类回收。以下可以和废弃矿泉水瓶投放在一起的是( ) A.废旧书本 B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