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941185

20*外国诗二首《外国诗二首》教案

日期:2025-05-10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47次 大小:3919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外国,二首,外国诗二首,教案
  • cover
外国诗二首 教案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教学目标 1.了解诗人和写作背景,理解诗意,背诵诗作。 2.体味诗人的思想感情,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3.感受诗人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提高对人生的认识,培养健康的人生观。 教学重点 1.了解诗人简况,了解作品内容。 2.体会诗人的情感,感受诗人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教学难点 体会诗人的情感,感受诗人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教学手段 多媒体 教学课时 1课时 课前准备 1.教师:制作相关课件。 2.学生:熟读本诗,搜集有关普希金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我们都希望生活一帆风顺,只有阳光没有风雨,人生却不可能是这样的,那么风雨来了,我们又将怎样面对生活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一首俄国诗人普希金的诗作———《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从中品悟面对人生的道理。 二、预习交流 1.作者简介 普希金(1799~1837),俄国诗人,被称为“俄国文学之父”。他用诗歌抨击时政,歌颂自由,被视为自由主义的代言人。为此遭到了沙皇政府的多次打击,他曾两次被流放,也曾身陷囹圄,最终在沙皇政府的阴谋策划下与人决斗而死。代表作有诗歌《自由颂》《致恰达耶夫》,长篇小说《上尉的女儿》,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等。 2.写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普希金被沙皇流放的日子里,是以赠诗的形式写在邻居奥西波娃的女儿15岁的伏尔芙的纪念册上的。那时,俄国革命如火如荼,诗人却被迫与世隔绝。在这样的处境下,诗人没有丧失希望与斗志,他热爱生活,执着地追求理想,坚信光明必来,正义必胜。 3.文体知识 现代诗: 现代诗也叫“白话诗”,是诗歌的一种,与古典诗歌相对,一般不拘泥于格式和韵律。其特点表现为:(1)形式自由;(2)意蕴丰富;(3)意象经营重于修辞;(4)有高度的概括性、鲜明的形象性、浓烈的抒情性以及和谐的音乐性,形式上分行排列。 4.掌握字词。 (1)读一读字音。 瞬(shùn)息 忧郁(yù) (2)记一记词义。 忧郁:忧伤愁闷。 瞬息:一眨眼一呼吸的短时间。 5.朗读。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普希金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不要/悲伤,不要/心急! 忧郁的/日子里/须要镇静: 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 心儿/永远/向往着/未来; 现在/却常是/忧郁: 一切/都是/瞬息, 一切/都将会/过去; 而那/过去了的, 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 三、合作探究 (一)整体感知 结合诗人的生平和诗歌的创作背景,反复阅读这首诗,思考以下问题: 1.“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指的是什么?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特指在生活中因遭遇艰难困苦甚至不幸而身处逆境。作者写这首诗时正被流放,故此诗是诗人自己真实生活的写照。 2.诗歌的两部分各表现了怎样的内容? 第一部分:写如果身处逆境,不必悲伤,要耐心等待,快乐的日子一定到来。 第二部分:写要永远向往美好的未来,现在虽身处逆境,但只是暂时的,当时过境迁,往事都将成为亲切的回忆。 3.这首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人生态度? 这首诗歌表达了诗人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生活中不可能没有痛苦与悲伤,欢乐不会永远被忧伤所掩盖,快乐的日子终会到来。这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品质,也是一种面对噩运时的崇高境界。 (二)语言品析 1.你对“欺骗”一词是如何理解的? “欺骗”是指个体与理想与现实之间的一种距离,以及这种距离给人造成的心理落差和情感失落。 2.细读课文,品析下列语句。 (1)忧郁的日子里须要镇静。 在遭遇困难的时候,我们需要静下心来思考一下应该怎样做,而不能气馁。 (2)心儿永远向往着未来。 心里总是存着美好的想象,美好的愿望。 (3)怎样理解“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 可以从多角度理解。 一方面,它强调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另一方面,人生的体验应该是丰富多样的,各种体验都是一笔宝贵的人生财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