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941267

2025年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中考二模历史试题(图片版,无答案)

日期:2025-05-10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63次 大小:178693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2025年,试题,答案,图片,历史,山东省
  • cover
二○二五年东昌府区初中学生学业水平模拟考试(二) 历史试题 亲爱的同学,诗你在答题之前,一定要仔细阅读以下说明: 1.试题由选择题与非选择题两部分组成,共6页。选择题50分,综合题50分,共100分。考试 时间60分钟。 2.将姓名、考场号、考号、座号填写在试题和答题卡指定的位贸。 3.试题答案全部写在答题卡上,完全按照答题卡中的“注意事项"”答题, 4.考试结束,只交回答题卡。 愿你放松心情,放飞思谁,充分发挥,争取交一份圆满的答卷. 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下列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50分) 1.在距今约5500年前的黄河流域,仰韶文化晚期的聚落规模普遍较大,布局规整,公共墓地显 示社会平等特征:而到了龙山文化时期(距今约4500年),聚落出现明显分化,部分遗址出现 城墙、高等级建筑和随葬品丰富的贵族基葬。这一变化源于 A生产力的进步 B.墓葬制度发展C.父系制度形成D.各地文化交流 .钱穆在《孔子传·序言》中写道:“在孔子以后,中国历史文化又复有两千五百年以上之演进, 而孔子开其新统。”“开其新统”主要指孔子 A.推动当时社会转型 B.推动变法运动发展 C.开创儒家思想体系 D.整理古代文化典籍 3.西周时期,庶众与周天子没有直接联系,“帝力于我何有哉”。秦朝以后,帝王经由朝廷命官直 接“临民”,王朝赋役直达庶众”。这种转变实质上是因为秦朝 A.制定了完善的法律制度 B.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C.建立全国统一道路系统 D.减轻百姓的赋税负担 4.下表内容反映出两汉时期 时间 西汉 东汉 郡国并行制:“推恩令”;中外朝: 虽置三公,事归台阁:控制外戚:整顿吏 行政制度 察举制:刺史制 治;裁撤郡县 “与民休息”到统一货币、盐铁官 经济体制 清查垦田、户口:释放奴婢 营、均输平准、抑制工商 思想 “黄老”之学至“尊崇儒术” 重视儒学 初中学生历史学业水平模拟考试(二) 第1页(共6页) A.开创由中央竹拙的都县制 B.地方行政权力不断强化 C.国家治理践行大一统理念 D.始终实行休养生息政策 5.魏晋南北朝时期,前秦苻坚自称“大秦天王”,推崇儒学;北魏拓跋氏认为自己是黄帝后裔;而 北周宇文氏认为自己的祖先出自炎帝神农氏。这些举措 A.使炎黄血缘关系得到科学考证 B.使儒家思想成为各族唯一信仰体系 C.使不同民族间的差异完全消除 D.促进了各民族间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6.《梦粱录》记载南宋临安“坊巷桥头及隐僻去处俱是铺席买卖”。这一现象最能说明宋代 A政府严格执行市坊分离制度 B.商业活动已突破空间限制 C.工商皆本思想得到广泛认同 D.各阶层社会地位趋于平等 7《元史·地理志》载:“自封建变为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速元”。 面对这种状况,元朝实行 A.分封制 B.郡国并行制 C.行省制 D.节度使制度 8.《郑和碑》中记载:“赍(ji,带着)币往赉(Ià,赠送)之,所以宣德化而柔远人也。”“往诸番国,开 读赏赐”。材料反映了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 A掠夺海外财富 B.解决海疆危机 C.开拓海外市场 D.彰显明朝威望 9.《山西票号史料》记载:“日升昌票号汇通天下,各省设分号二十余处,岁汇白银数千万两”。清 朝前期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A.农村集市贸易空前繁荣 B.跨区域长途贸易的兴盛 C.自然经济占据主导地位 D.政府厉行重农抑商政策 10.19世纪60年代,京师同文馆在翻译西方著作时,创造性地采用“权利”“议会”“主权”等新词 汇,并系统引人国际法、经济学等学科体系。这些翻译活动 A.适应了洋务新政的需要 B.践行了实业救国的理念 C.缓和了中外之间的关系 D.开创了西学东渐的先河 11.如图为近代前期中国工人数量变化趋势图,1895年中国工↑单位:万 200H 人数量激增的主要原因是 160 A.洋务运动的兴起 120 B.《马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