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941426

7大雁归来课时练(含答案)

日期:2025-05-12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99次 大小:7587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大雁,归来,课时,答案
    7* 大雁归来 1新考向阅读下面语段,完成(1)—(3)题。   每年春天和秋天,人类会惊奇地仰望着天上那些成群结队、遮天蔽日而又神秘莫测的旅客———候鸟。经过亿万年的自然进化,候鸟形成了每年在繁值地与越冬地之间固定的往返迁徙路线。它们在迁徙途中要遇到许多想象不到的困难:飞过大洋、翻越高山、穿越雾ǎi、迎着载途的风雨……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迁徙( xǐ ) 雾ǎi( 霭 ) 载途( zài ) (2)文中有错别字的词语是“ 繁值———,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 繁殖———。 (3)画线句子运用了 拟人 和 夸张 的修辞手法。 2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B) A.《大雁归来》这篇文章,生动地描写了迁徙中的大雁,对人类很是喜爱。(将“对人类很是喜爱”改为“人类对大雁很是喜爱”) B.在中国倡导的“一带一路”的影响下,中亚各国之间的交往日益密切,经济发展模式也出现了新的增长点。(将“交往”改为“交流”) C.我国制陶工艺历史悠久,陶器由以实用为主的器皿演变为具有独特审美的艺术品,深受广大艺术爱好者青睐。(在“审美”后加上“价值”) D.我们寻访散落在南粤大地上的古老书院,探访广东文脉昌盛与书院繁荣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将“探访”改为“探究”) 3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D) A.《大雁归来》标题中“归来”意味着曾经离去,在离去与归来中蕴涵着生物对气候、环境的反应。 B.《大雁归来》一文表达了作者对野生动物的喜爱之情,呼吁人们保护野生动物。 C.《大雁归来》一文做到了形象性、知识性、抒情性的完美结合。 D.利奥波德是一个热心的观察家,一个敏锐的思想家和一个造诣极深的文学巨匠,也是一个有着国际威望的科学家和环保主义者,被称为“英国的先知”。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雁有合群性,喜集体行动,并且很守纪律,往往排成了行列,在空中一行行地飞过,_____ ①而它们的阵形,又像是写出来的字,所以又称“雁字”。 ②唐代王勃的《滕王阁序》中,就有“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之句。 ③黄庭坚有“雁字一行书绛霄”的词句,而明代唐时升竟有咏“雁字”诗二十四首之多。 ④好像是军队列阵形一般,因有雁阵之称。 A.④②①③      B.④③②① C.②④①③ D.②①④③ 5根据画波浪线句子的格式,仿写句子。   从终日忙碌的燕子那里,我认识到了勤劳的可贵;从搏击风雨的苍鹰那里,我学到了顽强的精神;从 飞行整齐 的大雁那里,我 懂得了纪律的重要 ;从 成群结队的蚂蚁 那里,我 知道了团结的真谛 。   《候鸟的迁徙》一文展现了自然界中最壮观的迁徙现象之一,候鸟们跨越千山万水,只为寻找适宜的生存环境和食物来源。这种大规模的、有规律的迁徙行为是自然界的一大奇迹,怎能不引发我们的敬佩和思考 候鸟的迁徙 余夫   ①每年春天和秋天,人类会惊奇地仰望着天上那些成群结队、遮天蔽日而又神秘莫测的旅客———候鸟。经过亿万年的自然进化,候鸟形成了每年在繁殖地与越冬地之间沿相对固定的路线往返迁徙的独特习性。全世界9 000多种鸟类中,超过三分之一的鸟都是候鸟,每年迁徙的候鸟数量可达100亿只以上。   ②同一季节,随着纬度的改变,气温会产生梯度性的变化,特别是北半球的大块土地在冬季被冰雪封盖,欧亚大陆和北美洲的许多鸟类不得不越过赤道,飞到南半球越冬。正是这个原因,大多数候鸟的迁徙路线都呈南北方向,在北半球尤其明显。   ③人们用多种方法观测候鸟的飞行路线,如望远镜观察、雷达探测、给鸟涂颜料和环志等,其中被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是环志法。环志法是将金属或塑料做成脚环(或颈环、翅环),刻上环志国家、单位和编码,将环固定在候鸟的腿部(或其他部位),做好记录,将鸟放飞后,期望通过再次观测到它或回收脚环,这样能更好地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