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941428

8﹡时间的脚印 同步练习(含答案)

日期:2025-05-12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15次 大小:12956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间的,脚印,同步,练习,答案
    8* 时间的脚印 1新考向阅读下面语段,完成(1)—(4)题。   越是笨重的石块越跑不远,越是轻小的沙烁越能旅行到遥远的地方。它们被风吹向高空,被水带入大海。蒙古高原发生了风暴之后,北京的居民便忙着掸去身上的尘土。黄河中下游河水变得浑浊,谁都知道这是西北黄土高原被破坏的结果。在山麓、沟hè、河谷、湖泊、海洋等比较低洼的地方,有许多泥沙不断地被留下来,它们填充着湖泊,垫高了河床。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掸(   )去 山麓(  ) 沟hè(   ) (2)文中有错别字的词语是“ ”,正确写法是“ ”。 (3)画波浪线的句子运用了 和 的修辞手法。 (4)将画横线的句子改为双重否定句。 答: 2新考法选段中有几处语病,请指出病因后并修改。 ①人的一生中大概有三分之一左右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②睡眠作为生命所必需的过程,是机体复原、整合和巩固记忆的重要环节。③所以除了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以外,我们还要注意睡眠的时段。④从人的生理周期来看,每天零点到凌晨3点是深度睡眠时段,也是最好的睡眠时段。⑤此外,中午短暂的休息也非常必要。⑥午睡是一种给健康充电的方式,对恢复体力、抵抗疲劳、放松心情和降低压力等都有重要作用。 第 句的病因是 修改: 。 3下列句子中,省略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 A.时间是没有脚的,而人们却想出了许多法子记录下它的踪迹,用钟表,用日历…… B.炎热的阳光烘烤着它,严寒的霜雪冷冻着它,风吹着它,雨打着它…… C.一年过去了,两年过去了……泥沙越积越厚。 D.如雨打沙滩的遗迹,水波使水底泥沙掀起的波痕,古代动物走过的脚印和天旱时候泥土龟裂的形象等…… 4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 A.《时间的脚印》是陶世龙写一篇科普作品,其主要内容是介绍岩石记录时间的奇异功能。 B.古生代共有六个纪,依次分别是寒武纪、奥陶纪、志留纪、泥盆纪、二叠纪、石炭纪。 C.楔形文字是由苏美尔人创造的,不属于象形文字,起源于两河流域。 D.铜壶滴漏,即漏壶,它是中国古代的一种自动化计时(测量时间)装置,又称刻漏或漏刻。 5下列句子的排列顺序,最合理的一项是 ( ) ①当时的森林多生长在水陆交汇的沼泽附近,树木死后遗骸沉入水下,与空气隔绝,可以防止被氧化分解。 ②总之,这些植物遗骸年复一年堆积在地层中,经过3亿年的化学、物理作用,最终变成了黑漆漆的煤炭。 ③为什么石炭纪能出这么多煤 ④有些科学家猜测,石炭纪时的真菌、细菌,或许还没有能力分解树木里的木质素…… ⑤数百万年的稳定气候,又使一代代植物在当地周而复始地生长,大量堆积。 A.⑤③①④②     B.③①⑤④② C.③④①⑤② D.⑤④③①②   岩石是地球历史的见证者,它们记录了地球亿万年的变迁。《留在岩石上的“史记”》这篇文章,可以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地质学的重要性,通过研究岩石来解读地球的历史。一起享受阅读带来的乐趣吧。 留在岩石上的“史记”   ①我们伫立于宏大的岩画石壁前,遥望一个个充满生命力的图像,就如同站在万里长城、敦煌莫高窟、秦兵马俑面前一样。它那博大宏伟的气势,丰富的文化内涵,独特的艺术魅力,使我们的心弦震颤不已;它那含蓄律动的线条,古朴稚拙的形象,简括凝练的造型,令人惊叹震撼。   ②徜徉于此,便不难体会国内外专家们为岩画的丰富内容而惊叹———狩猎图、战争图、人面图、舞蹈图、祭祀图,日月星辰、穹庐毡帐、虎豹狼鹿、驼马牛羊。看,一群猛虎,怒目圆睁,张着大口,像是在嘶吼,它们的身体由长短和粗细不一的曲线组成,看似简单的线条却极其写实,突出强化了老虎的鲜明特征,给人以极强的视觉冲击。   ③阴山岩画主要集中于巴彦淖尔市磴口县、乌拉特前旗、乌拉特中旗、乌拉特后旗境内阴山山脉的沟壑石壁之上,分布在东西约220公里、南北约60~120公里的范围内,海拔高度大约为1 8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