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941449

21《庄子》二则同步练习(学生版+答案版)

日期:2025-05-10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79次 大小:9247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庄子,二则,同步,练习,学生,答案
    第六单元 21 《庄子》二则 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D) A.北冥(mínɡ)有鱼,其名为鲲(kūn)。 B.抟(tuán)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C.庄子与惠子游于濠(háo)梁之上。 D.鲦(dí)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2下列加点的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D) A.怒而飞(振奋,这里指用力鼓动翅膀) 其翼若垂天之云(好像) B.志怪者也(记载) 固不知子矣(固然) C.请循其本(追溯) 亦若是则已矣(这样) D.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全面) 去以六月息者也(气息,这里指风) 3下列句子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B) A.不知其几千里也 B.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C.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D.子之不知鱼之乐 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B) A.庄子是战国时期哲学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道家始祖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思想体系被尊为“老庄哲学”。 B.《庄子》一书是庄子及其后学的著作,现存33篇。《北冥有鱼》节选自《庄子》外篇中的《秋水》。 C.“鹏”的形象出自《庄子》, 对后世影响深远,“九万里风鹏正举”就用了这一意象。 D.《庄子》善于运用寓言故事说理,想象雄奇瑰丽,充满浪漫主义色彩。成语“鲲鹏展翅”起源于《庄子》中的传说,比喻前程远大,不可限量。 5按要求用原文填空。 (1)《北冥有鱼》中表现鹏浩大的声势和广阔的意境的句子是“ 鹏之背 , 不知其几千里也 ; 怒而飞 , 其翼若垂天之云———。 (2)《北冥有鱼》中与李白的“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译文: 这只鹏鸟啊,海水运动时将要飞到南海去。  (2)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译文: 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呢   【课内阅读】 (一)阅读《北冥有鱼》,回答问题。 7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译文: 用力鼓动翅膀飞行,它的翅膀好像是悬挂在天空的云。  8庄子的作品往往用寓言故事说理,使文章生动活泼,寓意隽永,感染力强。文章借鲲鹏的寓言说明了什么道理 译文: 任何事物的存在都要依附于一定的条件,它们的活动是有所凭借的。  (二)阅读《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回答问题。 9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译文: 我不是你,固然不了解你;你本来就不是鱼,你不了解鱼儿是否快乐,是完全可以肯定的了!  10对“安”字的理解是理解文意的关键,按要求回答问题。 (1)选文开头惠子说的“子非鱼,安知鱼之乐”中的“安”是什么意思 简述理由。 答: 此句中的“安”是“怎么”的意思,是反问语气,因为惠子不同意庄子的看法,所以用反问语气。  (2)选文结尾处,庄子对“汝安知鱼乐”里的“安”是怎么理解的 简述理由。 答: 此句中的“安”是“哪里”的意思,是一般疑问语气,庄子在此偷换了概念,后面句子中的“濠上”就是说明地点(或者方式)的。  【拓展阅读】   《庄子》与《老子》、《周易》合称为“三玄”。庄子的文笔简练而富有想象力,选文以简洁的文字描绘出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这是庄子哲学思想的一个缩影。庄子自己行走于山中,见到大木的情景,隐喻了自然与人的关系,以及对于“大”与“小”、“有用”与“无用”的哲学思考,展现了庄子独特的文学魅力。   庄子行于山中,见大木,枝叶盛茂,伐木者止其旁而不取也。问其故,曰:“无所可用。”庄子曰:“此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   夫子出于山,舍于故人之家。故人喜,命竖子①杀雁而烹之。竖子请曰:“其一能鸣,其一不能鸣,请奚②杀 ”主人曰:“杀不能鸣者。”   明日,弟子问于庄子曰:“昨日山中之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今主人之雁以不材死。先生将何处 ”庄子笑曰:“周将处乎材与不材之间。材与不材之间,似之而非也,故未免乎累。若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