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提优测评卷(一) (第一单元) (120分钟 120分) 一、积累与运用(32分) 阅读下面的语段,按要求完成1-4题。(12分) 最壮的是塞外点兵,吹角连营,夜深星lán( )时候,将军在挑灯看剑,那灯笼上你不希望写的几个斗方大字是霍piào yáo(_____),是汉将李广,是唐朝裴公吗 雪夜入蔡,与胡人不敢南下牧马的故事是同日月一样亮起了人的耳目的。你听,正萧萧班马鸣也,我愿就是那灯笼下的马前卒。 唉,壮,于今灯笼又不够了。应该数火把,数探海灯,数燎原的一把烈火!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4分) 夜深星lán( ) 霍piào yáo( ) 挑灯看剑( ) 裴公( ) 2选文中“马前卒”一词的意思是: 。(3分) 3选文颇具文史意蕴,其对古诗文及典故的引用,判断错误的一项是(3分) ( ) A.“将军在挑灯看剑”是宋代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B.“萧萧班马鸣”是唐代李白《送友人》 C.“雪夜入蔡”是唐代大臣裴度麾下名将李愬,乘雪夜袭取蔡州。 D.“霍piào yáo”是东汉名将霍去病,他六次出击匈奴。 4选文中画横线句子是 句式,朗读选文情感上应 。(2分) 5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3分) ( ) A.过春节的时候,家家户户张灯结彩,非常热闹。 B.学校合唱团的同学们正严阵以待,迎接“红歌传唱”大赛的到来。 C.汉语具有抑扬顿挫的音韵之美和简洁优雅的意义之美。 D.陈老给予孩子们人情世故方面的教诲,告诉他们友情与感恩的重要性。 6请在下面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句子。(8分) 革命圣地延安曾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青年,贺敬之的《回延安》一诗抒发了对延安的感激和热爱之情,“ , ”用比兴手法写出了自己与延安的密不可分的关系;“ , ”写出了作者当年在延安时的生活情景;夸张句“ , ”写出了延安新城的巨大变化;排比句“一条条街道宽又平, ;一盏盏电灯亮又明, ”描绘了延安新貌。 7名著阅读。(4分) (1)结合《经典常谈》中《<说文解字>第一》的内容,推断字义或偏旁的意思。(2分) 汉字 偏旁图解 推断字义 朗 良:煮熟的食物散发着香味,让人觉得生活美好 ① 茵 因:② 草木茂盛,像垫着席子一般,柔软舒适 (2)如果为班级图书角命名,名字中包括“朗”“茵”任意一个字,你会为班级图书角取什么名字 请你一并说说命名理由。(2分) 8汉服,全称是“汉民族传统服饰”,承载了汉族的染织、绣等杰出工艺和美学。文化中学学生会准备开展“走近汉服文化”学习活动,其中有一项内容是举办汉服展演会。请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任务。(5分) (1)从下列句子中,选出两句最适合展演会主持人介绍汉服的句子。(2分) ①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 ②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③织为云外秋雁行,染作江南春水色。 ④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我选择: ①③ (只填序号) (2)从下列四种图案中任选一种,作为绣在展演会主持人白色汉服上的纹饰,并从图案的形状或寓意的角度说明理由。(3分) 我选择:_____(只填序号),理由: 二、阅读(38分) (一)阅读下列诗文,完成问题。(7分) 衡阳与梦得分路赠别① 柳宗元 十年憔悴到秦京,谁料翻为岭外行。伏波②故道风烟在,翁仲③遗墟草树平。 直以慵疏招物议,休将文字占时名。今朝不用临河别,垂泪千行便濯缨④。 【注】①柳宗元、刘禹锡因参与“永贞革新”而久遭贬谪,奉旨返京后,再度被远谪。此诗便作于两人在衡阳分手、各赴谪地之时。②伏波:这里指东汉伏波将军马援,其在抵御外侮、平定叛乱上功勋卓著。③翁仲:后世称石像或墓道石为翁仲,此指伏波将军庙前的石像。④濯缨:洗濯冠缨。《楚辞·渔父》中有“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句。后以“濯缨”比喻超脱世俗,操守高洁。” 9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 ) A.首联写两人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