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2025学年度网上阅卷第一次适应性练习试题 九年级历史 2025.04 说明:本试卷共4页,包含选择题(第1题~第25题,共25题)、非选择题(第26题~第28题,共3题)两部分。本卷考试形式为开卷,满分为50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25分)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请将所选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相应的答题栏内。每小题1分,共25分。) 1. 下图为利簋,又名“武王征商簋“,是迄今能确知最早的西周青铜器,器腹内底铸铭文4行33字,记载了甲子日清晨武王伐纣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内容与中国古代文献记载完全一致。据此可知( ) A. 利簋是我国已知最早的青铜器 B. 腹内铭文是我国最早的文字 C 考古发掘与文献记载可相互印证 D. 青铜器种类丰富、工艺高超 2. 据《史记》载:“明法度,定律令,皆以始皇起。”这说明 A. 秦朝法律影响后世 B. 法治思想始于秦朝 C. 秦朝实行严刑峻法 D. 法律助推秦灭六国 3. 据《汉书·郑吉传》记载:“吉既破车师,降日逐,威震西域……都护之置(公元前60年)自吉始焉。”此材料可用于研究( ) A. 西汉对新疆地区的管理 B. 汉武帝北击匈奴 C. 西汉对西藏地区的管理 D. 西汉的推恩令 4. “兰亭临帖,行书如行云流水……忙不迭,千年碑易拓却难拓你的美。”每当唱起这首歌,你会想到的书法家是( ) A. 王羲之 B. 钟繇 C. 颜真卿 D. 柳公权 5. “隋唐时期,政府发明的制度,为底层的知识分子打通了另外一个通道。”材料意在说明( ) A. 科举制的作用 B. 科举制的发展 C. 三省六部制的作用 D. 八股取士的作用 6. 王安石在变法中,“募饥民修水利”,主要目的是( ) A. 增加财政收入 B. 加强对人们的控制 C. 促进农业发展 D. 限制官僚特权 7. 观察下表,请你判断该历史事件是( ) 最早 从1405年到1433年,比欧洲航海家的航行早半个多世纪 最多 船队最多时有船两百多艘,随行出海的有两万七千多人 最先进 以航海罗盘定航向,造船技术发达 最广 先后到达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A. 张骞通西域 B. 鉴真东渡 C. 郑成功收复台湾 D. 郑和下西洋 8. 清朝前期,吴江县的盛泽镇出现了“舟楫塞港,街道肩摩”的景象,扬州“四方豪商大贾,鳞集麇至(聚集而来),侨寄户居者不下数十万”。这反映了清朝前期( ) A. 交通发达 B. 农业发展缓慢 C. 商业繁荣 D. 人口众多 9. 1840年英国对中国发动了鸦片战争,中国由此步入近代社会。这场战争后,中华民族面临的新任务是( ) A. 加强国防建设,巩固清朝统治 B. 大力发展教育,培养救国人才 C. 引进西方技术,发展民族工业 D. 争取民族独立,实现国家富强 10. 甲午战后,在内忧外患的冲击和中西文化的碰撞中,一批新式知识分子逐步形成了一个共识:要救国,只有维新,要维新,只有学外国。为此,他们进行了( ) A. 洋务运动 B. 戊戌变法 C. 辛亥革命 D. 新文化运动 11. 下图是近代中国时事漫画的杰作,当时有爱国人士为此图配上诗文。根据你的判断,所配诗文是( ) A. 国民知醒宜今醒,莫待土分裂似瓜 B. 撞沉吉野舰,雪我海军仇 C. 虎门销烟镇八方,岂容鸦片祸国邦 D. 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12. “这个条约使清政府感激涕零,愿意从此更忠顺不贰地做列强的孝子贤孙;而列强由此就更直接地成为清政府的监护人。各国使团成为中国实际上的太上政府,凌驾于朝廷之上。”—胡绳《帝国主义与中国政治》,材料中条约是哪一条约( ) A. 《南京条约》 B. 《北京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13. “推翻帝制,是对中国历数千年而根深蒂固的封建主义的一次毁灭性的破坏。”材料所说历史事件是( ) A. 百日维新 B. 辛亥革命 C. 新文化运动 D. 五四运动 14. 在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光辉历程中,各级党组织创办了众多红色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