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区第二外国语学校(集团)2024-2025学年度 九年级二模语文学科试卷 说明: 1.全卷共 8页。 2.考试时间为 120 分钟,满分 120 分。 3. 答题时,考生务必将姓名、班级、考号、考试科目、试卷类型用 2B 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 并用黑色签字笔.填写相应信息。请考生按要求在答题卷规定的位置上作答,在草稿纸、本试卷上答 题一律无效。 请细品试卷中的智慧微光,那是思维火花在字里行间迸发。 智汇古今 第一篇 研学实践 探寻深圳文脉 一、学校组织“深圳文化寻根”研学活动,第一站是探寻深圳地名中的字源密码,作为九年级学习小组的 一员,请完成1-7题学习任务。(16分) 行走深圳,探寻其yùn cáng( )的文化密码。翻开清代《新安县志》,南头古城的历史脉络清晰 可见。古城内“显宁街”之名取自《尚书》“万邦咸宁”,寓意天下安宁;“东莞会馆”则因明清时期东 莞商人在此聚居而得名,街巷名称里藏着往昔的商贸繁荣。 漫步于龙岗区的鹤湖新居,“鹤”字在《诗经》中喻“贤者高洁”,此地因白鹤栖居湿地而得名,清 代《归善县志》载其“鹤影翩然,客家族群聚此耕读”,印证了客家围屋作为清代移民文化中心的历史地 位。“深南大道”承载着深圳从“边陲小镇”迈向“国际都市”的时代记忆;而“滨海大道”中的“海” 字,呼应着深圳长达 260余公里的绵长海岸线,正如《水经注》所言“海者,百谷之王”,彰显其得天独 厚的海洋区位优势。 穿梭在古厝街巷与现代楼宇之间,那些 (1) 的建筑,与 juān kè( )着历史的街巷名称相 互映照,勾勒出古今交融的独特画卷。在探索过程中,我们不仅要 (2) ,了解字源知识,更要传承 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然而,部分同学存在重古迹游览,轻文化内涵挖掘。这种认知偏差亟待纠正。唯有 深入探究每个地名背后的字源文化,方能真正读懂城市这一“活着的历史博物馆”。 1. 请根据拼音写出词语。(2分) yùn cáng( ) juān kè( ) 2. 在下列四个词语中,选择合适的词语,将相应的选项填入横线处。(2 分) (1) (2) A. 比肩接踵 B. 鳞次栉比 C. 高瞻远瞩 D. 追本溯源 3. 划横线句子有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出来。(2分) 4. 主办方运用 AI 设计了两幅宣传海报。你更欣赏哪一幅海报?请从设计和内涵角度分析。(3 分) 南山二外(集团)2024-2025学年度九年级二模语文学科试卷 第 1 页 共 8 页 A幅 B幅 我认为 幅海报更合适,因为 5. 同学们在古城调研时发现一副对联脱落在地,于是重新张贴。大家贴的对吗?请结合对联上下联的区分 和张贴知识,详细说明。(3分) 6.调研中,同学们围绕古城建筑展开讨论。以下结合课文的发言,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 小南整理访谈记录时感慨:“鲁迅《故乡》里‘我所记得的故乡全不如此’,句子主干就是‘我记 得故乡’,和我们记录的古城变迁感觉好像!” B. 小海拍摄老街照片时赞叹:“老舍《济南的冬天》里‘温晴的天气’是偏正短语,‘贮蓄绿色’是 补充短语,用这样的语言形容深圳的暖冬也很合适!” C. 小圳指着显宁街牌坊说:“范仲淹在《岳阳楼记》里写‘先天下之忧而忧’,是实现这街名蕴含的 ‘万邦咸宁’的大同理想的必由之路啊。” D. 小宁组织组内讨论时笑道:“《礼记 学记》中说‘学学半’,意思是教学相长。但咱们相互分享, 更体现知行合一的意义。” 7. 学校拟邀请李教授来校举行“地名中的字源密码”专题讲座。以下是学生会草拟的邀请函,存在两处错 误,请就格式和内容方面各提一条修改意见。(2 分) 邀请函 尊敬的李教授: 修改意见 您好! 我校将于 2025 年 5 月 10 日上午 9 点在一楼礼堂 (1)格式: 。 礼堂举办“地名中的字源密码”专题讲座。诚邀您来校 讲解。请您准时参加。 (2)内容: 。 2025 年 5 月 7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