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942898

8.1法治国家课件 (共30张PPT,内嵌2个视频)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政治必修3

日期:2025-05-16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16次 大小:4789820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视频,必修,政治,高中,统编,学年
  • cover
(课件网) 第八课 法治中国建设 8.1 法治国家 第一目 法治国家的内涵 第二目 建设法治国家 导入新课: 思考:AI换脸可能会带来哪些风险? 今年全国两会上,人工智能技术的滥用与虚假信息治理成为热议焦点。多位代表委员指出,随着生成式AI技术的迅猛发展,虚假视频、音频等内容不仅误导消费者、侵犯公民权益,更扰乱社会秩序,亟须通过完善立法等手段构建综合治理体系。 人工智能立法刻不容缓 一、法治国家的含义 1.内涵:法治国家就是实行依法治国、依宪治国、依法执政、依宪执政的国家。在现代社会,法治国家意味着国家权力依法行使,国家各项工作依法开展。 我国《宪法》明确人格尊严不受侵犯,《民法典》也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丑化、污损,或者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伪造等方式侵害他人的肖像权。”AI换脸技术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框架内进行,不得侵犯公民的肖像权、隐私权、名誉权等。AI“换脸拟声”立法建议引发关注,许多专家学者呼吁需要专门的法律明确AI换脸的责任界限和处罚力度,同时明确相关部门在AI换脸技术管理中的职责和权限,防止权力滥用或监管空白,使国家权力在法治轨道上对AI换脸技术进行有效监管。 为什么要对AI换脸建立规则?这体现了法治国家什么样的特征? 坚持宪法法律至上 坚持良法之治 尊重和保障公民权利 规范国家权力的运行 二、法治国家的特征 法治国家的特征 1.坚持宪法法律至上(首要内容、最高原则) (1)表现:宪法法律至上是法治的首要内容,即宪法法律应是社会治理的最高准则,任何个人和组织都不享有法律之外的特权。 (2)原因:①法律是通过民主程序制定出来的,反映了民众的意愿,符合民众的利益,体现了社会共同理想和信念,应该得到全社会的尊重和遵从。②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具有最高法律地位,法律效力和法律权威。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宪法在法律体系中居核心、统帅地位。 拓展:宪法与普通法律的关系 宪法(母法) 普通法律(子法) 区别 主要 内容 规定国家生活中最根本、最重要、全局性的问题 规定某一方面的问题 法律 效力 是制定普通法律的 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依据宪法制定,是宪法的具体化。不得违宪,否则无效,应立即修改或废除。 (合宪性审查、备案审查) 制定修 改程序 比普通法律更严格 (全国人大制定或修改) 严格 联系 都是通过民主程序制定出来的 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都反映人民的意志和利益 法治国家的特征 2.坚持良法之治 (1)原因:良法是法治的前提和基础,只有良法才能最大限度地得到民众的认同,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法律的效力。 (2)表现:一方面,良法应内容合理,在制定过程中应广泛听取各方意见,符合社会和人民的需要,符合社会公平正义的理念。另一方面,良法应体系完备、规范系统、类别齐全、协调统一,能够涵盖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2)要求: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方可制定出良法,良法之下才有法治国家。 3.尊重和保障公民权利 (1)原因:公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包括人身权、财产权、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等,保护公民的各项权利是法治的主要功能。(区别法律的职能) (2)要求:在法治国家,公民的权利和尊严应得到法律的确认,并通过执法和司法加以保障。 法治国家的特征 公民权利 ≠ 公民政治权利 公民权利 指作为一个国家的公民所享有的公民资格和与公民资格相关的一系列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权利。公民权利的种类包括公民的政治权利、经济权利、文化权利和社会权利等诸多方面,公民的政治权利是公民权利的一种。 公民的 政治权利 指公民依法享有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权利,主要指选举权和被选举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