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新课导入 第6课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 统编版|纲要上|第二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 【课程标准】 了解隋唐时期封建社会的高度繁荣; 认识隋唐时期的民族交融、区域经济开发的新成就。 隋 唐 五代十国 时空定位 短 盛 乱 755年 618年 907年 贞观 之治 武周政治 开元盛世 安史之乱 藩镇割据 黄巢起义 581年 开皇之治 唐朝 建立 隋朝 建立 589年完成统一 朱温废唐 960年 北宋建立 581—618 618—907 907—979 隋朝兴亡 唐朝的繁荣与民族交融 安史之乱、黄巢起义和五代十国 目录 隋朝兴亡 隋朝建立与统一 隋朝“繁盛”的表现 隋朝的灭亡 壹 隋文帝[开皇]杨坚 在位:581-604 隋炀帝[大业]杨广 在位:604-618 隋统一的意义: 结束了南北长期分裂的局面,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大趋势,有利于国家的安定和社会的发展。 1、隋朝建立与统一 (1)建立: 581年,杨坚代周称帝,改国号隋,定都长安。 (2)统一:589年,隋文帝派杨广率军灭陈,结束了南北长期分裂的局面。 581年 576年周灭齐 隋 589年隋灭陈 文帝死后杨广即位,是为隋炀帝 隋文帝励精图治,开展了一系列改革,国力日强,史称“开皇之治”。 一、隋朝兴亡 (1)广设仓库,储备粮食; (2)兴建洛阳城; (3)修建京杭大运河。 2、隋朝“繁盛”的表现 含嘉仓遗址图 含嘉仓是隋炀帝初年于洛阳城内修筑的。内有粮窖四百座以上,现已发掘出二百八十座。其中,大窖储粮可达一万多石,小窖也有数千石。有一个窖里,还掘出五十多万斤已经碳化的粟。隋文帝末年,“天下储积得供五六十年”;隋炀帝末年,东都的布帛堆积如山。唐朝建国20年时,隋朝的库藏尚未用尽。 一、隋朝兴亡 2、隋朝“繁盛”的表现 隋炀帝为何要营建东都洛阳? 思考点 “控以三河,固以四塞,水陆通,贡赋等” ———《隋书·炀帝纪》 地理:地势险要,交通方便; 政治:便于对关东和江南地区的控制;巩固隋封建政权的需要; 经济:便于转运物资给养京师,解决关中物资不足的问题。 历史因素 西都长安 东都洛阳 一、隋朝兴亡 2、隋朝“繁盛”的表现 京杭大运河的作用是什么? 思考点 作用:贯通南北,巩固了统一、促进了南北经济交流以及运河沿岸城市发展。 弊端:加重人民负担,激化阶级矛盾。 北至涿郡(今北京),南至余杭(今杭州),贯通南北,是古代三项最伟大的工程之一。 洛阳是这个运河网络的中心 一、隋朝兴亡 3、隋朝的灭亡 (1)原因 ①政治:穷奢极欲,大兴土木 ②经济:兵役和徭役繁重,生产遭到严重破坏 ③军事:穷兵黩武,三次大举征伐高丽 ④阶级:阶级矛盾激化,农民起义爆发 (2)标志 618年,隋炀帝在江都(今扬州)被部将杀死,隋朝灭亡。 好大喜功,不恤民力,纵情享受,奢侈无度 一、隋朝兴亡 【思考】怎样评价隋炀帝? 三征高丽、兴修大运河,可见其有政治抱负,但忽略了百姓的承受能力。 暴君≠昏君(有功无德) 功:早年平陈、完成统一;开凿的大运河,消除分裂隐患,促进南北经济交流和沿岸发展。 过:大兴土木,穷奢极欲,穷兵黩武,超过社会承受极限,引发起义,可谓暴君。 有功有过,罪在当代,功在千秋 一、隋朝兴亡 唐朝的繁荣与民族交融 唐朝的建立与统一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唐朝经济的繁荣 贰 唐朝的民族交融 1、唐朝的建立与统一 (1)建立:618年,李渊在长安称帝,建立唐朝。 (2)统一:唐军逐渐消灭各支起义军和割据势力。 ◎唐高祖李渊 二、唐朝的繁荣与民族交融 2、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经济:轻徭薄赋,劝课农桑,戒奢从简 政治:知人善用,虚怀纳谏,广纳贤才 文化:尊崇儒学,大兴科举,大办学校 3 2 1 ①原因 唐太宗李世民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 ②措施 ③结果 出现了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