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莆田市2025届初中毕业班贞童狗叭侧叫心 历史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考试形式:闭卷) 友情提示:本试卷分为“试题”和“答题卡”两部分,答题时请按答题卡中的“注意事项”要求认 真作答,答案填涂或写在答题卡上的相应位置。 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 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贾湖遗址、河姆渡遗址和半坡遗址中分别发现了骨笛、骨哨和陶埙。这有助于 了解远古先民们的 A.农耕技术 B.音乐生活 C.建筑技艺 D.宗教观念 2.“先秦诸子皆为忧世之乱而思以拯济之,故其学术皆应时而生。”胡适此言意在强 调百家争鸣 A.是时代发展产物 B.因学派争鸣迸发 C.催思想百花齐放 81交室1我名1生刀 D.对后世影响深远 3.图1展现了西汉时期健身运动的面貌。据 此可知,汉代医学提倡 A.预防疾病 B.对症治疗 二1A我编分 C.炼丹服药 D.外科手术 图1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画《导引图》 4.云冈石窟中期造像艺术开始汉化,服饰已出现“褒衣博带”的样式。这体现的时代 特征是 A.国家统一 B.民族交融 C.对外开放 D.江南开发 5.为改变江南“天高皇帝远”和关东士族势力强大的局面,使洛阳成为真正意义上的 政治中心,隋炀帝决定开凿大运河。材料强调大运河开凿的主要目的是 A.畅游扬州 B.发展经济 C.便利交通 D.巩固统治 吸 日本 6.将文字内容转化为图示等形式的学习方法 (玄樊西行) 称之为“可视化学习”。图2所示可视化 (鉴真东渡) 传描力 学习的主题是 A.繁荣的社会经济 国力强盛 开放的政策 B.和陸的民族关系 发达的水陆交通 紫收并留的社会风气 C.开放的社会风气 年中4 D.活跃的对外交往 图2 历史试题第1页(共8 7.“状元及第,虽将兵数十万,恢复幽蓟,逐强虏于穷漠,凯歌劳还,献捷太庙,其荣 亦不可及也。”这主要由于宋朝 A.休养生息 B.尊崇儒术 C.崇文抑武 D.八股取士 8.北京钟鼓楼位于中轴线北端,明清时期承担着城市计时与报时功能,象征皇帝拥 有向天下万民授时的最高权力。据此可知,钟鼓楼 A.显示建筑宏大辉煌 B.彰显皇权至高无上 C.体现祭祀礼仪规范 D.推动农业技术革新 9.如图3,老师以“烟”与“火”作为叙事的线索,揭示了鸦片战争的 鸦片烟 中国禁烟 英国为 中英交火 火止 泛滥 “烟”开火 烟未了 图3 A.爆发原因 B.战争性质 C.历史影响 D.前因后果 10.日本窍据台湾之初,台湾同胞群集于广场,观赏民间歌仔戏,欣赏中国文化中悲欢 离合的故事。此举意在 A.武装反抗殖民统治 B.保留民族文化根脉 C.方便大众消遣娱乐 D.体验世间生活百态 11.翻越夹金山那天早晨,周恩来最早上山,冒着极大的危险留在山顶,直到中央纵队 全部安全通过后才下山。这从侧面凸显了红军将士 A.风雨侵衣骨更硬 B.野菜充饥志愈坚 C.官兵一致同甘苦 D.革命理想高于天 12.《松花江上》《义勇军进行曲》《黄河大合唱》等名曲,谱写的时代最强音是 A.实业救国 B.变法图强 C.民主共和 D.抗战救亡 表1 13.表1所示纪录片见证了 序号 纪录片 A.国共合作 1 《中国人民的胜利》 B.国家新生 2 《解放了的中国》 C.工业奠基 3 《烟花儿女翻身记》 D.春潮涌动 4 《六亿人民的意志》 14.邓稼先曾为核事业隐姓埋名28年,在物质匮乏、技术落后的情况下,顶着压力造 出中国第一颗原子弹。这体现的精神是 A.保家卫国、不怕牺牲 B.艰苦创业、无私奉献 C.勤俭节约、乐于助人 D.锐意改革、与时俱进 历史试题第2页(共8页)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