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943720

2025届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三模历史试题(含答案)

日期:2025-05-14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39次 大小:42406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2025届,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第一中学,高三下
  • cover
2025年甘肃省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 历史模拟试题 本试卷共100分 考试时间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在良渚文化遗存中,贵族家族的墓地分布在不同的遗址中。其中,北村遗址和官井头遗址是两个重要的贵族墓地区,当时生活在这里的贵族家族未能延续下去,而生活在瑶山遗址的贵族家族最终发展为王族家族。出现这一结果最可能是因为( ) A. 国家形态显现和整合 B. 文化交流中断和封闭 C. 资源分配失衡和冲突 D. 技术传承断裂和停滞 2. 下表所示是不同史籍中有关汉朝物价的记述。从这些史籍中可得出的历史结论是( ) 记述 史籍 “从建元(汉武帝年号)以来,用少,县官往往即多铜山而铸钱,民亦盗铸,不可胜数钱益多而轻,物亦少而贵” 《汉书·食货志》 “王莽时,雒阳以东,米石二千……民相食” 《东观汉记》 永平十二年(69年),“是岁天下安平,人无徭役……粟斛三十” 《后汉书》 “初平元年(190年),董卓坏五铢钱,更铸小钱……故货贱物贵,谷石数万” 《东汉会要》 A. 国家是稳定物价的主导者 B. 货币制度引发了物价波动 C. 物价波动折射出局势变迁 D. 物价与货币量呈反向关系 3. 下面是北齐徐显秀墓室壁画《鞍马仪仗图》(局部)。这可用于印证北齐( ) A. 封建化程度的不断加深 B. 礼仪制度彰显等级秩序 C. 全面学习中原文化制度 D. 贵族专权成为政治特色 4. 宋代,文化娱乐市场中,既有落第之人,也有涉足娱乐业的工商业者,还有进城以技艺谋生的农民。几乎所有文化艺术形式,都出现了上层文化与下层文化交融的趋势。这表明宋代( ) A. 传统文化无法补救时弊 B. 社会成员身份趋于平等 C. 封建依附关系逐渐松弛 D. 文化艺术发展充满活力 5. 明清时期,由于钱庄、票号、银号的普遍设立,票据在南北各省广泛流行起来。“钱庄生意,或买卖豆、麦、花、布,皆凭银票往来,或到期转换,或收划银钱”“又期帖,系易银时希图多得钱文,开写迟日之票,期到始能取钱”。这反映出明清时期( ) A. 政府对货币管控的放松 B. 农业经济占据主导地位 C. 社会商业信用发展显著 D. 长途贩运贸易繁荣发展 6. 19世纪中叶以来,欧美产业革命加速发展,工业品生产成本下降。苏伊士运河通航后,欧洲到中国的航程缩短了四分之一,运输时间减少了一半以上。从1867年到1873年,中国进口商品的价格连年下降,出口商品的平均价格则基本持平。据此推知,晚清( ) A. 传统手工业受到冲击 B. 融入世界工业品分工 C. 产业结构的殖民地化 D. 积极地调整外贸政策 7. 在新文化运动中,知识分子群体既保留了“士志于道”“经世致用”等传统惯习,又在中西方思想文化碰撞中发生了从“拟古思维”到“革命话语”、从“四民之首”到“劳工神圣”及从“依附人格”到“独立人格”惯习变迁。这种群体惯习变迁( ) A. 加剧中西方文化矛盾的激化 B. 不利于传统文化精华的传承 C. 助长了西方文化优越的倾向 D. 反映出复杂的社会转型趋势 8. 1939年4月,日本华北方面军司令部梳理了“华北共产党及其军队的策动情况”,将中共方面的宣传工作分成三类:一是面向日本军民开展的宣传和俘虏工作,二是以抗日救国为名向中国民众开展的宣传动员工作,三是向已归顺日军的中国军队开展的宣传工作。据此可知,中共的宣传工作( ) A. 推动了民族革命的胜利 B. 坚持全面性和策略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