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历史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请你选出正确选项并用 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该题相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17小题,每小题2分,共34分) 15.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从下面示意图中可以提取到的信息是 河南三门峡出土的彩陶盆 江苏邳州出土的彩陶盆 辽宁建平出土的彩陶罐 A.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产生原始农业的地区B.史前时期的手工业水平领先世界 C.中华文明起源及发展具有多元一体特征D.华夏民族在长期交往中融合而成 16.《史记》记载:“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 周天子弗能禁止。”李斯据此建议秦始皇推行郡县制,其根本目的是 A.削弱贵族势力 B.加强中央集权 C.促进经济交流 D.完善官僚体系 17.特种邮票《京杭大运河》中,北京燃灯塔和 2 CHINA中国邮政 浙江杭州拱宸桥分别作为运河两端的地标被 重点呈现。邮票中的地标信息可以体现出大 运河 A.强化北方的军事防御体系 B.促进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 CHINA中国邮政 C.推动全国建筑技术的进步 D.促进海外贸易的快速发展 18.右图标注的汉代相关措施,在当时发挥 的共同作用是 设立西罐都护 没置河酉国昂 A沟通了欧洲亚洲陆上交通 B.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管理 夜郎主动自州的西汉 C.强化了中央对经济的管控 没置南消、合桶常九B D.加强了大陆和台湾的联系 19.右侧《南方户数占全国比重示意图》反映出 A.经济重心南移 (万户) ■全闾总数 口南方数量 %南方比重 2000 B.海外贸易发展 65.9% 89.8% C.疆域面积扩大 45.1% D.君主专制强化 詹天宝元年 宋元来三年 元至元元年 道德与法治、历史(合卷)第7页共12页 20.据史书记载,宋代市舶司年收入从977年30万缗增至1159年200万缗,上述数据 的变化说明了 A.重农抑商政策废除 B.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C.海外贸易地位提升 D.纸币取代金属货币 21.有学者评价“清朝统治者自认是中国之主,其疆域遗产被全体中国人接受,这是现 代中国版图的根本法理。”这强调清朝 A.军事征服范围空前扩大 B.继承历代疆域治理传统 C.奠定现代中国版图基础 D.实现各民族完全平等 22.《洋务运动史》指出:“它缩短了从封建主义到资本主义的航程,却未能驶出港湾。” 此评价强调洋务运动 A.完全阻碍社会进步 B.既有进步性又有局限性 C.导致中国半殖民地化 D.开启政治制度改革先河 23.下表为1915-1919年《新青年》主题统计(部分): 主题 篇数占比 批判孔教 32% 文学革命 25% 马克思主义 8% 据此可知,新文化运动前期 A.以传播马克思主义为主 B.侧重思想启蒙与文化革新 C.得到工人阶级广泛响应 D.完全否定西方先进文明 24.以下为《张、杨对时局宣言》(1936.12.12)节选:“蒋委员长介公受群小包围,弃 绝民众,误国咎深…要求停止内战,联共抗日。”此宣言反映当时 A.东北军企图夺取中央政权 B.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C.国民党内部派系斗争激化 D.中国共产党军事威胁加剧 25.一名国民党军官回忆:“士兵领到的军饷连米都买不起,而共产党军队却用‘小米 加步枪’让我们节节败退。”这段材料可用于说明 A.国民党军事装备落后 B.国民党统治腐败导致军心涣散 C.解放区工业水平先进 D.共产党的国际援助更为充足 26.下表为1952-1956年中国国民经济成分变化表(单位:%),导致这一变化的政策 性文件是 年份 国营经济 合作社经济 公私合营 个体经济 资本主义经济 1952 19.1 1.5 0.7 71.8 6.9 1956 32.2 53.4 7.3 7.1 0 A.《中国土地法大纲》 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C.《过渡时期总路线》 D.《论十大关系》 道德与法治、历史(合卷)第8页共12页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