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944264

第二单元 6 老山界 2024-2025学年语文统编版七年级下册

日期:2025-05-13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素材 查看:94次 大小:19017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第二,单元,老山,2024-2025,学年,语文
    6 老山界 【经典永流传】 清平乐·六盘山 毛泽东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锦书】 【微赏】红军的旗帜高耸在山之峰巅,应和着狂野的西风,舒展飘扬。这是信仰的力量,是坚持的力量! 一课一赏·坚持 夯基厚积致远 1.正字音 骨碌( )    缴租( )    咀嚼( )( ) 呜咽( ) 助记   灌输( )    蜷起来( ) (1)天上闪烁(shuò)的星星好像黑色幕上缀( )着的宝石,它跟我们这样地接近哪!黑的山峰像巨人一样矗( )立 图解在面前。 (2)在每条溪流的旁边,有很多战士用脸盆、饭盒子、茶缸( )煮粥( )吃。我们虽然也很饿,但仍旧一气儿跑下山去,一直到宿( )营地。 助记 串句知音   小红因患上了感冒,开始咽( )喉发痒,一连几天恶心得无法咽(yàn)东西。一见到医生,就忍不住哽咽( )起来。 图解 矗:直立;高耸。 2.明字形 惊huánɡ( )  pān( )谈   qiào( )壁 辨析1 灌shū( )   欺wǔ( )   kē( )捐杂税   医务人员真是辛苦,因为山dǒu( ),伤员病员都下了担架走,旁边需要有人chān( )扶着。医务人员中的女同志们英勇得很,她们还是处处在wèi( )问和帮助伤员病员,一点也不知道疲juàn( )。 辨析1 “峭”字兄弟姊妹多 字形 读音 意义 峭 qiào 山势又高又陡 销 xiāo 本义是熔化金属 硝 xiāo 火药的原料矿石 俏 qiào 俊俏 3.晓词义 (1)   :十分希望。 (2)惊惶 辨析2:   。 (3)索性:   。 (4)   :指繁重的捐税。 (5)不可捉摸:   。 (6)   :畅快地入睡。 辨析2 惊慌·惊惶   同:都有慌张的意思。   异:内容侧重不同。“惊慌”多形容行动的慌张。“惊惶”侧重于形容内心的恐惧。   例:只要听到一点声音,躲在屋里的三个罪犯就惊慌地挤成一团。   大火熊熊,王刚惊惶地站在那里,不知所措。 4.记常识   《老山界》一文作者是   ,江苏无锡人,无产阶级革命家,长征时,在红军第一方面军“红章”纵队政治宣传部工作。 聚焦探本究源 【文脉梳理】 【重点探究】 1.[环境描写]结合文章内容,从描写角度赏析下列句子   路上有几处景致很好,浓密的树林里,银子似的泉水流下山去,清得透底。 2.[写法揣摩]文章第22段中写“寂静”采用了什么修辞和写作手法 并简析表达效果。 【难点突破】 [写作手法]文中写“老山界是我们长征中所过的第一座难走的山”,为什么又写比起金沙江、大渡河、雪山、草地,老山界的困难“还是小得很” 【读写联动】 声音是多种多样的,学完《老山界》,相信山中半夜里不可捉摸的声响一定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你的生活中,你难忘的是哪个声音呢 请你模仿《老山界》的写法,写一种让你印象最深的声音,不少于200字 答题【巧】一点 条分缕析自然环境描写 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 ①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 ②推动情节的发展 ③奠定情感基调,烘托人物……的心情,揭示人物……的性格 ④渲染气氛,烘托主题 理解【透】一点 对比显差异   文中写声音多次运用了对———寂静与声响的对比、远与近的对比、大与小的对比等。最后一段写老山界和整个长征,也用了对比手法,反衬出整个长征的艰难,更能突出红军战士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作用:形成强烈的反差,给人极鲜明的形象和极强烈的感受,加深读者的印象。突出文章的中心,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思想情感更深刻,增强文章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 写法【妙】一点 “声”临其境   (1)触觉、视觉、听觉等多重感官相结合。   (2)综合运用对比、比喻、排比、通感等修辞手法。如本文中寂静与声响的对比,比喻、通感修辞手法的运用等。 精练旗开得胜  建议用时30分钟 基础型学习任务群积累与运用 1.请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1)~(3)题。(8分) 半夜里,忽然醒来,才觉得_____ ,刺入肌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