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第一章 《地球的运动》 第一节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课标要求 结合实例,说明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教学目标: 1 .通过动画或地球仪演示,说出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及速度的变化。 2 .通过观察或运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公转特征,分析说明地球公转的特点。 3 .分析说明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的成因和运动规律。 4 .尝试从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养成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我们日常生活中有很多有意思的地理问题,你观察思考过吗? 1、太阳每天东升西落,是怎么造成的,是自转还是公转现象? 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周期为一天,导致天空中太阳每天东升西落。 2、放暑假和放寒假时,白天一样长吗? 暑假比寒假,白天长,这是地球公转的结果,夏季昼长夜短,冬季昼短夜长。 地轴 北极星 一、地球的自转 1、地球自转的概念 地球围绕其自转轴旋转的运动。 2.地轴: 地球的自转轴叫地轴,是一根假想的轴线。地轴的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 地轴在宇宙空间的状态是倾斜的,在运动中其方向和倾角保持不变。 3、自转方向(用地球仪演示) 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地球做逆时针旋转,从南极上空看,地球做顺时针旋转。 侧视图 北半球俯视图 南半球俯视图 东经度增大的方向为地球自转的方向,西经度减小的方向为地球自转的方向。 地球自转方向的画法: 4.自转速度 (1)角速度: 概念:做圆周运动的物体在单位时间内转过的角度。 地球上除南北极点外的各个质点,都在各自的纬线圈上,以24小时为周期作圆周运动。 N S A B 角速度 = 360°/24小时= 15°/1小时。极点为零。 (2)线速度: 概念:做圆周运动的物体在单位时间内转过的弧长。 由赤道向两极逐渐减小。南北极点为0。纬度60度是赤道的一半。 线速度纬度分布规律: 发射航天器在低纬度地区比中高纬度地区有什么优势 一般向哪个方向发射 为什么? 想一想: 低纬度地区自转线速度大,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在低纬度地区向东发射可获得较大的初速度,节省燃料。 o 纬线圈 地面 地面上空 根据自转线速度含义和图中演示,说出自转线速度与海拔高度有什么关系? 在纬度相同情况下,海拔越高的地方自转线速度越大。 地球自转线速度的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 因素 影响 关系 纬度 纬度相同,线速度相同 纬度越低,线速度越大 海拔 海拔越高,线速度越大 负相关 正相关 5.自转周期 (1)恒星日: 时间:23时56分4秒 (2)太阳日: 意义:昼夜更替周期。 由于所选参照物不同,地球的自转周期分为恒星日和太阳日。 以太阳外某一颗恒星为参照物。观测者(p)两次观测到某恒星的时间间隔。 意义: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 时间: 24时 观测者两次观测到太阳的时间间隔。 地球在绕日公转轨道上,大约每天公转2575342千米。太阳是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平均日地距离为1.5亿千米。其他恒星与地球的距离都以“光年”为单位,如距离太阳最近的比邻星离地球约4.22光年远,一光年等于94600亿公里。 相比恒星与地球的距离,地球在公转轨道上每天移动的距离,可以忽略不计。恒星日可以认为地球没有公转。所以图中上部恒星可表示同一颗恒星。 一天中,太阳日比恒星日比较,地球多自转了约59ˊ角度, 多用了3分56秒时间,所以一个太阳日为24小时。 知识点补充和上图点拨 A α θ 1 2 提示: 2、北极星高度角:北极星平行光线与地平面的夹角。即α角。 1、地平面的绘制:过A点作A点与地心连线的切线。 结论: 北半球观察北极星仰角=当地纬度数 读图分析:在A地观察北极星的仰角(高度角)与该地纬度的关系。 α = 1 = θ 在一个晴朗的夜晚,在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兴隆观测站,拍摄团队将相机对准北极星附近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