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查漏知识 名著基础知识速记清单 目 录 知识点一:课内名著基础知识梳理 1 知识点二:中考名著导读做题方法 19 课内名著基础知识梳理 篇目1:《朝花夕拾》 【作者简介】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浙江绍兴人。曾用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豫才。“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也是他影响最为广泛的笔名。 鲁迅以笔为武器,战斗了一生,是著名文学家、思想家、民主战士,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被人民称为“民族魂”。 作品主要以小说、杂文为主,代表作有:小说《阿Q正传》;小说集《呐喊》《彷徨》等 ;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热风》等。 【主要内容与主题思想】 《朝花夕拾》是鲁迅唯一一部回忆性散文集。原名“旧事重提”,编成集子的时候改称“朝花夕拾”。“朝”表示早晨,这里指早年时候,“夕”表示傍晚,这里指晚年时期。书名的意思是早晨盛开的鲜花,傍晚的时候摘掉或捡起,这里指鲁迅先生在晚年回忆童年时期、少年时期、青年时期中不同生活经历和体验的文字。 这组散文是鲁迅在生活中辗转流徙,心情最苦闷的时候,为了“在纷扰中寻出一点闲静来”,借旧时的美好事物,来排遣目前的苦闷。他是为寻一点“闲静”,寄一些安慰而写的,可以说《朝花夕拾》是作者少年时代的一曲恋歌,多侧面地反映了鲁迅青少年时期的生活,形象地向读者展示了他性格和志趣的形成经过。 前七篇反映他童年时期在绍兴的家庭和私塾中的生活情景,后三篇叙述他从家乡到南京,又到日本留学,然后回国教书的经历,揭露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种种不合理现象,同时反映了有抱负的青年知识分子在旧中国的茫茫黑夜中,不畏艰险,寻找光明的困难历程,以及抒发了作者对往日亲友、师长的怀念之情。 【人物介绍】 《朝花夕拾》中出现的六个主要人物,是作者的保姆(长妈妈)、恩师(藤野先生)、朋友(范爱农)、父亲和邻居(衍太太)以及儿时的私塾老师(寿镜吾)。 人物 外貌 主要情节 人物形象 寿镜吾 高而瘦的老人,须发都花白了,还戴着大眼镜 ①允许我们到后面的园里玩,但是不能太久 ②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也有罚跪的规则,但也不常用 ③读书时自我陶醉 方正、质朴、博学, 不打骂学生,既和蔼又严格,教学方式守旧 衍太太 ——— ①鼓励孩子吃冰 ②挑唆“我”偷母亲的首饰卖钱并散布流言 喜欢使坏,教唆小孩偷盗,人前一套,人后一套,拨弄是非,多嘴多舌 藤野先生 黑瘦的先生,八字须,戴着眼镜 ①忘记带领结;②冬天穿一件旧外套,寒颤颤的;③添改“我”的讲义;④改“我”的解剖图;⑤关心“我”的解剖实习;⑥问关于中国女人裹脚的事 生活简朴,不拘小节,严谨,认真,正直,热忱,没有民族偏见,实事求是 阿长 黄胖而矮 ①一到夏天,睡觉时在床中间摆成一个“大”字; ②正月初一要吃福橘;③教育“我”人死了,不该说死掉,必须说“老掉了”;死了人,生了孩子的屋子里,不应该走进去;饭粒落在地上,必须拣起来,最好是吃下去;晒裤子用的竹竿底下,是万不可钻过去的……; ④常常给“我”讲“长毛”;⑤给“我”买来有画的《山海经》 豪放,不拘小节,愚昧迷信,唠叨,“满肚子麻烦的礼节”,善良,朴实,勤劳,热心 父亲 ——— 在鲁迅兴高采烈地要去看五猖会时,勒令他背书 既严厉,又慈爱,具有传统封建思想 范爱农 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看人总像在渺视。 ①拍发电报; ②看光复的绍兴 觉醒的知识分子,正直倔强的爱国者,但是无法在黑暗社会立足,最后与社会妥协无法,内心痛苦、悲凉。 篇目2:《西游记》 【作者简介】 吴承恩:字汝忠,号射阳山人,明代小说家。吴承恩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