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945216

2026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三章 运动和力的关系:第1讲 牛顿第一定律 牛顿第二定律(课件 学案,共2份)

日期:2025-05-11 科目:物理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85次 大小:382613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定律,牛顿,2026届,2份,学案,课件
    物理 第讲 牛顿第一定律 牛顿第二定律 (对应人教版必修第一册相关内容及问题)  第四章第1节阅读除“惯性与质量”这一部分之外的内容,伽利略用了什么方法揭示了力和运动的关系?关于力和运动的关系经历了哪几个阶段的不同观点? 提示:理想实验的方法。 经历了: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才能运动;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就要静止在某个地方; 伽利略的观点: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笛卡儿的观点:如果运动中的物体没有受到力的作用,它将继续以同一速度沿同一直线运动,既不会停下来,也不会偏离原来的方向; 牛顿的观点: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第四章第1节阅读[拓展学习]。  第四章第4节[思考与讨论],小红的根据是什么? 提示:等式右边的单位为m4,而体积的单位为m3,由单位关系可判断出这个公式是错误的。  第四章第6节[思考与讨论]图4.6 4下蹲过程,图4.6 5下蹲、站起两个过程,分析超重和失重的情况。 提示:下蹲过程先向下加速再向下减速,加速度方向先向下后向上,先失重后超重;站起过程先向上加速再向上减速,加速度方向先向上后向下,先超重后失重。  第四章第6节,怎样判断超重和失重? 提示:若加速度的方向向上,处于超重状态;若加速度的方向向下,则处于失重状态。 考点一 牛顿第一定律 1.牛顿第一定律 (1)内容: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 (2)意义 ①揭示了物体的固有属性:一切物体都有惯性,因此牛顿第一定律也被叫作惯性定律。 ②揭示了力与运动的关系: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 原因,即力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3)适用范围:惯性参考系。如果在一个参考系中,一个不受力的物体会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这样的参考系叫作惯性参考系,简称惯性系。 2.惯性 (1)定义:物体具有保持原来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 (2)惯性的两种表现 ①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其惯性表现在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②物体受外力作用时,其惯性表现在反抗运动状态的改变。 (3)量度:质量是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质量大的物体惯性大,质量小的物体惯性小。 (4)普遍性: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与物体的运动情况和受力情况无关(选填“有关”或“无关”)。 1.牛顿第一定律是根据实验得到的定律,可以通过实验验证。(  ) 2.汽车速度越大,刹车时越难停下来,表明物体的速度越大,其惯性越大。(  ) 答案:1.× 2.× 例1 (人教版必修第一册·第四章第1节[练习与应用]T1改编)(多选)下列对牛顿第一定律和惯性的分析正确的是(  ) A.飞机投弹时,如果当目标在飞机的正下方时投下炸弹,则能击中目标 B.地球自西向东自转,人向上跳起来后,还会落到原地 C.安全带的作用是防止汽车刹车时人由于具有惯性仍向前运动而发生危险 D.向上抛出的物体,在空中向上运动时,肯定受到了向上的作用力 [答案] BC [解析] 飞机投下的炸弹由于惯性做平抛运动,所以目标在正下方时投弹不能击中,A错误;地球自西向东转,人向上跳起后,由于惯性人也跟地球一起从西向东运动,故人仍落到原地,B正确;紧急刹车时,汽车停止运动,人由于惯性仍向前运动,容易撞伤,所以系上安全带对人起到保护作用,C正确;向上抛出的物体,由于惯性,在空中继续向上运动,而不是受到向上的作用力,D错误。 例2 某同学为了取出如图所示羽毛球筒中的羽毛球,一手拿着球筒的中部,另一手用力击打羽毛球筒的上端,则(  ) A.此同学无法取出羽毛球 B.羽毛球会从筒的下端出来 C.羽毛球筒向下运动过程中,羽毛球受到向上的摩擦力才会从上端出来 D.该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