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945256

江苏省南京市2025年中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中国古代对外交往——从开放包容到闭关保守 课件(16张PPT 内嵌视频)

日期:2025-05-10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20次 大小:4752323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视频,内嵌,PPT,16张,课件,保守
  • cover
(课件网) 泉州宋代海船遗址 这些图片反映了中国 古代哪一共同主题? 课堂导入 敦煌莫高窟壁画《张骞出使西域图》 广州十三行 郑和下西洋宝船模型 中国古代 的 对外交往 1 中国古代对外交往 ———从开放包容到封闭保守 2025年·九年级中考复习 结合七年级上下两册教材,思考“中国古代外交”涉及哪些课? 一、回归教材·梳理脉络 【2022年课标要求】 1.通过“丝绸之路”的开通,了解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中的作用; 2.以鉴真东渡、玄奘西行等史实为例,说明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 知道宋元时期商业贸易的繁荣; 3.通过活字印刷术的发明以及指南针、火药的应用和外传,认识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中的贡献; 4.了解郑和下西洋的航海壮举,知道戚继光的抗倭斗争; 5.了解郑成功收复台湾和清朝在台湾的建制; 6.通过清代中期闭关锁国政策,了解中国开始落后于世界发展潮流。 七上14课、七下4、9、13、15、20课 秦汉时期 隋唐时期 宋元时期 明清时期 张骞通西域(目的、影响) →P67—P69 丝绸之路(陆上、海上丝路路线、意义) →P69、P70 遣唐使来华(目的、影响) →P19 鉴真东渡(目的、影响) →P20 玄奘西行(目的、影响) →P21 海外贸易(成效) →P45 四大发明的外传(传播、影响) →P60、P61 元朝海上丝绸之路(发展状况、影响) →P62、P63 郑和下西洋(目的、航线、特点、意义) →P70、P71 戚继光抗倭(影响) →P74 郑成功收复台湾(意义) →P89 闭关锁国政策(表现、影响、启示) →P105 二、自主记忆·夯实基础 基础任务: 基础史实识记 提升任务: 思考国古代对外交往的特点,交通方式的变化。(陆?海?) 陆上丝绸之路示意图(部编P69) 陆路:_____→河西走廊→西域→中亚、西亚→_____ 海路: (1)东南沿海港口→中南半岛→马来半岛→马六甲海峡→孟加拉湾→_____ (2)山东半岛→朝鲜半岛、_____ 长安 欧洲、北非 海上丝绸之路示意图(部编P70) 三、基础监测 印度半岛南端和斯里兰卡 日本 丝绸、漆器、茶叶、开渠、凿井、铸铁等技术等 核桃、葡萄、石榴、苜蓿、良种马、香料、玻璃、宝石、乐器、舞蹈 西域 汉朝 丝绸之路是一条_____之路 丝绸之路是一条_____之路 丝绸之路是一条_____之路 丝绸之路是一条_____之路 经济贸易 技术交流 物种交流 文化交流 四、素养提升 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促进了东西方经济和文化的交流。 1.根据中原与西域的物品传输,展开思维进行表格填写。 2.(提升)对比中原和西域传播内容,你可以得到什么结论? 材料一: 日本晁衡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 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 ———李白《哭晁卿衡》 (译:日本友人晁衡卿,辞别长安回家乡, 乘一片风帆远去东方飘过蓬莱方壶。 一去 不归的友人啊,像明月沉入了碧海,白云 也带着哀愁笼罩着青山。) 材料二: 大唐国者,法式备定,珍国也,常须达。 ———《日本书纪》 唐朝开元通宝 日本和同开珎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这首诗反应了什么情感?晁衡的身份经历说明了什么?材料二可佐证什么? 日本唐招提寺 梁思成《记五台山佛光寺建筑》插图 材料三: 材料四: 1.反应了唐朝中日文人之间的友谊。 说明了路途遥远,航海风险大。体现了日本对唐朝制度的推崇,可作为遣唐使来华动机的佐证。 2.材料三、四反应了唐朝哪些方面对日本的影响?结合世界史,思考我们应当如何应对外来文化? 制币、建筑方面。 态度:学习他国优秀文化,为我所用。 四、素养提升 宋代海外贸易图(部编P45) 元朝交通路线图(部编P63) 能力提升: 比较材料一、三两幅地图,能得到什么结论? 1.基础史实:宋代海外贸易 著名商港: 最远到达: 管理机构: 广州、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