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Water movement 陆地水体 及其相互关系 第4章 第1节 运冰止渴之起因——— 学习目标 1.读“水圈的构成”图,说出陆地上的主要水体类型及其特点。(地理实践力、人地协调观) 2.结合材料理解陆地水体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区域认知、综合思维) 3.绘制“河流补给方式示意图”解释陆地各种水体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影响。(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 材料一:阿拉善盟位于内蒙古自治区最西部,地势南高北低,沙漠戈壁相间,周围丘陵相连,群山环抱。盟境东部有贺兰山,是中国季风影响范围的西界、内外流域的分水岭和200毫米降水的分界线。阿拉善盟河流水系主要以内陆河水系为主,东部有黄河过境,西部有黑河流入。 黑河是中国第二大内陆河,发源于祁连山,流经青海省、甘肃省和内蒙古自治区,其中内蒙古境内河段称额济纳河,最后注入居延海(内陆湖泊)。 材料二:水圈的构成 1、结合材料一, 运用所学知识绘制图示河湖区域的水循环示意图 2、结合材料, 说出该区域的主要水体类型 3、小组讨论:结合当地的自然环境,分析想要运冰山去阿拉善的原因,并总结自然环境对水体类型、水量、分布的影响 探究活动一: 1.陆地水体的组成 陆地水体包括河流、湖泊、冰川、沼泽、地下水等,其水量虽然只占全球水储量的3.47% 但是在自然环境中的作用非常巨大,它供应了人类生产和生活所需的淡水 一、陆地水体 湖泊水 生物水 大气水 冰川水 河流水 土壤水 1.陆地水体 淡水的主体 浅层地下水 利用的主要淡水 河网 气候湿润的地区河网密度大,水量丰富 …… 冰川 气候寒冷的高海拔、高纬度地区冰川发育 …… 湿地 湖泊 地势较低的地区容易积水形成湖泊或沼泽,断陷凹地可形成较大湖泊 …… 2.自然环境制约陆地水体 陆地水体的类型、水量、分布等受自然环境的制约 材料三:20世纪60年代后,由于黑河中上游人口增长,灌溉用水大增,使下游水量持续减少,加上不合理的人为活动及超载放牧,致使额济纳境内河道断流加剧,居延海完全干涸,额济纳绿洲急剧萎缩,植被大面积退化,荒漠化加速蔓延,沙尘暴等自然灾害频发。 2000年,国务院决定实施黑河水量统一调度,向额济纳绿洲和居延海集中输水,使干旱多年的额济纳绿洲得到有效灌溉,地下水位明显回升,部分濒临死亡的胡杨以及消失多年的甘草和芦苇等植物又开始复苏,曾经的沙尘源额济纳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 小组讨论: 结合材料三分析黑河断流对周边地理环境的影响 探究活动二: 3.陆地水体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陆地水体对自然环境有重要的影响 河流、湖泊、沼泽对周边气候具有调节作用 调节气候 3.陆地水体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冰川、河流是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动力 塑造地表 3.陆地水体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人类活动 陆地水体与人类活动关系密切,不仅提供人类活动所必需的淡水资源,而且还具有航运、发电、水产养殖、生态服务等价值 材料四:黑河发源于祁连山脉,上游冰川广布。监测流域内降水量整体增加,冰川总面积减少,最终注入内蒙古西部的居延海,居延海后期因湖面缩小被分裂成两个湖泊,东居延海和西居延海。图为黑河流域图 1.陆地上的各种水体是不断运动的,它们彼此之间通过补给而相互联系。结合材料分析,黑河有哪些补给类型? 2.尝试用示意图表示黑河和居延海之间的补给关系。 3.河流和湖泊之间还有没有其他补给关系? 探究活动三: 洞庭湖位于长江中游荆江南岸,是我国第二大淡水湖。洞庭湖是长江流域重要的调蓄湖泊,具有强大的蓄洪能力,曾使长江无数次的洪患化险为夷。下图为长江与洞庭湖的相对位置。 3.河流和湖泊之间还有没有其他补给关系? 绘制示意图,表示长江和洞庭湖之间的补给关系,并结合你绘制的示意图进行说明。 湖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