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294532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18《斜塔上的实验》教学设计(共1课时)

日期:2024-06-2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48次 大小:1829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
  • cover
《斜塔上的实验》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文中优美的词语:漫不经心、一劳永逸、卷帙、付诸行动、兴高采烈、窃窃私语等。积累发人深思的语句。 2、理清文章思路,体会本文的巧妙构思。 3、学习伽利略不轻信权威,坚持用实验来检验理论的科学思想以及勇于创新、甘为科学奉献终身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1、体会巧妙的文章构思。 通过理清文章思路的方法,让学生明白,写人物传记的文章也可以根据内容的需要不采用时间顺序来写,而是从怎样能更好地表现人物的精神品格入手,更具体清晰地感受人物风采。 2、品味文章准确的语言。 一篇优秀的文章一定得力于富有表现力的准确的语言。本文语言虽朴质无华,但词句的运用是到位的,因此有必要引导学生借助语言感悟,体会人物传记的人物魅力。 三、课时安排: 一课时 四、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情境导入 大千世界,充满着神奇和奥秘,很普通的自然现象中往往蕴含着永恒的规律,牛顿从苹果落地中得到启示发现了万有引力,瓦特从沸腾的茶水壶中得到启示发明了蒸汽机,今天,我们来观看个小实验,看看同学们能否发现其中的规律。 提问:这是两个铁球,一大一小,当它们同时从同一高度落下时,哪个球会先落地呢? (学生回答:同时落地) 其实,四百多年前,一位年轻人曾经在意大利著名建筑比萨斜塔上做过这个实验,后人称这个实验为“著名的斜塔实验”。这个年轻人是谁呢? (学生回答:伽利略) 能介绍一下你所了解的伽利略吗? (学生介绍:略) 伽利略简单介绍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课文《斜塔上的实验》,进一步了解这位伟大的科学家身上所具有的精神和品质。 揭示课题:十八、斜塔上的实验 亨利·托马斯 达纳·李·托马斯 (二)出示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同学们能达成以下两个阅读目标: 1、理清课文内容及结构。 2、体会语言的丰富内涵。 3、理解和学习伽利略追求真理的可贵精神。 (三)阅读感知 请同学们仔细阅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1、简要概括伽利略的两大发现。 可以这样概括: ①伽利略发现自然节奏原则。(摆动实验) ②伽利略发现自由落体定律。(物体落地实验) 2、认识伽利略,按照句式回答。 读《斜塔上的实验》,我知道了 的伽利略。从文中的“ ”可以看出。 提示:紧紧结合文中相关的段落或语句,加以分析。(强调学生的主体阅读) 如:善于观察、勇于发现、善于创新、观察敏锐、实践探索精神。 “他将每一事物都放在自己的感官和思索的考察之下。”通过实践来检验真理的不断探索,不断创新的精神。 不轻易相信权威,不迷信权威,敢于挑战权威,勇于打破神圣。 不怕威胁、勇于探索、注重实践、不迷信权威、热爱科学的科学家。 范例: (1)有些教授也骂得他狗血喷头,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后生小子想要干什么? 分析:“也”和“骂”说明学生们对老师是如此,连教授,有思想的人也对伽利略的做法持坚决反对态度,“狗血喷头”说明骂得很凶。“天高地厚”指事物的复杂性,“不知天高地厚”说明在这些人的心目中,伽利略是个天真无知的人, 这些词都是贬义,表明伽利略当时所面对的反对势力之巨大。 (2)表演的地点在比萨斜塔,教授们穿着他们的紫色丝绒长袍,整队走到塔前,学生们和镇上的人则走在这些人的前面,大家吵吵嚷嚷,兴高采烈,准备看伽利略出洋相,对他的人品宣判死刑。 分析:“表演”说明对伽利略来说这只是一次公开演示,从另一侧面反映伽利略很有信心,这已不是一次实验。教授们穿着长袍反映了他们对这件事的郑重,从另一侧面可以看出他们想看看伽利略会在这具有代表性的建筑———比萨斜塔上做出怎样荒唐的“游戏”,学生“不客气地嘲笑”使得他们最想看到这个可笑的老师会怎样出丑。 (3)他的目的是重新检验亚里士多德有关科学的学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