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春季八年级训练题(一) 历史 一、选择题(共 12 题,每题 2 分,共 24 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 题目要求。) 1. 1949 年 7 月,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向全社会征求国旗设计方案,在一个月零五天时 间 里,共收到来自国内外的应征稿件 1920 件,图案 2992 幅。这现象反映人民 A.绘画的能力比较强 B.热切盼望新中国成立 C.真正成为国家主人 D.积极巩固新生的政权 2.天安门广场原本是皇家专用的一块禁地,不准百姓通行。1949 年 9 月,政府下令整修 天安门广场场地,以供群众集会使用。10 月 1 日,首都 30 万军民齐集天安门广场,庆祝 新中国成立。天安门广场用途的变化反映了 A.人民的地位得到提高 B.中国已经彻底消灭剥削阶级 C.各族人民实现大团结 D.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3.国家统一是历史发展的潮流与趋势,是中华民族的共同愿望。新中国成立初,祖国大陆 统一的标志性事件是 A.新政协会议召开 B.西藏和平解放 C.抗美援朝胜利 D.三大改造完成 4.魏巍在《火线春节夜》中写道:”有人指着自己的一缸子白雪,几片肉,一块朝鲜打糕, 还有早晨剩下的米饭说'你看,这还不是好几个菜吗!这年过得蛮不坏哩!'“这体现了 志 愿军的 A.严明纪律观念 B.武器装备精良 C.革命乐观主义 D.业余生活丰富 5.“当新中国第一辆汽车试车成功,当新中国第一架喷气式战斗机飞过天安门广场上 空…… 当新中国工业无数个'第一'层出不穷的时候,中国人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 克、 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这主要得益于 A. 土地改革运动的开展 B.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C.第一个五年计划实施D.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6.纪录片《百炼成钢》中说道:”1953 到 1957 年,五年间所取得的成就远超旧中国的一 百 年,新中国迅速从废墟上站起来了。”对此理解准确的是,“一五”计划的实施 A.宣告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伟大胜利 B.使我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 C.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D.使我国开始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7.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民主不是装饰品,不是用来做摆设的,而是要用来解决人民要解 决 的问题的。”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人民实现当家作主得益于 A.直接民主和分权制衡原则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C.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D.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确立 8.新中国在 1953 年进入了计划经济建设和生产资料所有制改造的新阶段。此阶段建设和 改 造是为了 A.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 B.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 C.保障抗美援朝的胜利D.适应工业化建设需要 9.数据分析是经济史研究的重要方法。下图所示数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1952 年和 1956 年中国经济成分比重统计图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中共八大的召开 C.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D. “八字方针”的提出 10.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这次会议 A.正 确分析了国内主要矛盾 B.制定了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C.公布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D.决定实行“文化大革命” 11.下图是我国 20 世纪 50———60 年代的宣传图片。这反映当时我国 A.完成了经济调整任务 B.工农业生产高速发展 C.工农业生产高科技化 D.强烈的富国强国愿望 12.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涌现出许多杰出的英雄模范人物。“铁人”王进喜、“党 的好干部”焦裕禄、“解放军好战士”雷锋,这三位人物共同体现的时代精神是 A.同仇敌忾、反抗侵略 B.坚持科学、崇尚民主 C.与时俱进、改革创新 D.艰苦创业、无私奉献 二、非选择题(共 4 题,共 36 分。) 13.【抗美援朝】(9 分) 材料一 1950 年 9 月 15 日侵略军直逼朝鲜北方,战火有烧到中国东北边境的趋势。9 月 30 日,经毛泽东决定,周恩来发出严正警告:“中国人民热爱和平,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