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度下学期初三年阶段考 历史试题参考答案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第 I 卷(选择题 56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C A A C B D B B D C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A B C C B D A C A B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D A D C A C A D 第 II 卷(非选择题 44) 本卷共 4题,其中第 29题 8分,第 30题 12分,第 31题 12分,第 32题 12分, 共 44分。 29. 示例一 信息:1882年三国同盟 ;1904—1907年三国协约 (2分) 说明: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建立使欧洲分裂为两大军事阵营。德国为争夺霸权联合奥 匈帝国和意大利,而英、法、俄为遏制德国扩张结成协约。两大集团通过军事条约相互牵制, 导致各国扩军备战。因此,军事同盟的固化加剧了紧张局势,为一战爆发埋下祸根。(6分。 一 点 3分) 示例二 信息:三国同盟以德国为核心;三国协约以英国为主导。(2分) 说明:德国为争夺殖民地和霸权,联合奥匈帝国和意大利组成同盟;英国为维护自身利 益,与法、俄结成协约。两大集团的经济竞争、军事对抗和殖民地争夺不断激化矛盾,使欧洲 陷入不可调和的对抗,最终引发世界大战。(6分。 一点 3分) 30.( 1)科技成就:雕版印刷术;火药。(2分。任答一点得 2分) 特点:连续性;多样性(多领域);创新性;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科技文化交融等。( 2 分。答出一点即可) (2)主要因素:佛教传入并与儒道融合;民族迁徙。(2分。答出一点即可) 原因:制度稳定性;文化包容性;经济基础坚实;对外交流频繁;儒家思想为核心形成文 化凝聚力等。(4分。答出一点 2分) (3)主题:中华文明的延续与创新;多元融合推动中国文明发展;科技与文化的互动促进 中华文明进步。(2分。答出一点即可,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31.( 1)城市名称:深圳(2分) 特征:以东部沿海港口城市为支点,形成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的多层次开放格局;集中 于东部沿海地带,依托港口城市辐射周边地区。(2分。答出一点即可,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2)原则:共商共建共享。(2分) · 意义: ①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② 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 ③ 提高人民生活水 平;④增强我国综合国力; ⑤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4分。答出一点得 2分,言之有理即可) (3)特点:范围扩大;模式升级;逐步推进。 (2分。答出一点即可) 32. 示例一 : 历史事件:中国共产党成立、国民大革命 (2分) 主题:革命力量的凝聚与第一次合作的尝试。 (2分) 论述:1921 年中国共产党成立,犹如一颗闪耀的新星照亮了中国革命的天空。它代表着中 国最先进的革命力量,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为中国人民指明了新的斗争方向。(4分)随后, 在国共两党共同努力下,国民大革命轰轰烈烈展开。共产党积极推动,广大工农群众踊跃参与, 北伐战争更是一路势如破竹,沉重打击了北洋军阀势力。这一时期是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首次与 国民党合作,共同汇聚革命力量,为中国的反帝反封建斗争书写了壮丽篇章,充分展现了革命 力量凝聚后的强大战斗力,开启了中国革命新的局面。(4分) 示例二: 历史事件:辛亥革命、解放战争 (2分) 主题:从旧民主主义革命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跨越。 (2分) 论述:辛亥革命爆发于 1911 年,它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 建君主专制制度,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是旧民主主义革命的高峰。然而,辛亥革命果 实最终被袁世凯窃取,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并未改变。但它为后来的革命奠定了基 础,提供了经验教训。(4分)到了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 斗争,推翻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建立了新中国。这一历程实现了从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 主义革命的伟大跨越,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