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2025 学年河南省洛阳市洛宁县七年级(下)期中语文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共 22 分) 1.(4 分)小语在日记中写下了这段话,其中有些地方他拿不准,请你帮忙。 我的语文生活恰似一幅徐徐展开的画卷,既有锲.而不舍的笔耕不辍,也曾经历àn 然失色的迷惘时刻。 每当指尖触及书页,便跌入文字的丰饶.宇宙———烦 zào 时,那些横竖撇捺便化作列阵士兵,将郁结寸寸驱 散;宁静时,一个偏旁部首就能开启新世界,半阙残联亦可照见千年月光。曾经擦肩而过的店招楹联,如 今都成了滋养灵感的泉眼。当我在日记里记录晨昏的脉动,终于懂得:最动人的语文不在典籍深处,而在 生活与心灵共振的微光里,在每一个被文字点亮的瞬间。 (1)(2 分)依次给语段中加点的字注音。 锲.而不舍 丰饶. (2)(2 分)根据语境,写出语段中的拼音所对应的汉字。 2.(3 分)在收集资料过程中,小语找到了一段文字,不小心却把顺序打乱了。请你帮忙重新排列出最恰 当的顺序,将序号填在括号里( ) ①语文学习不仅是课堂上的任务,更是生活中的一种能力。 ②比如,在阅读报纸时,我们可以学习新闻的写作特点;在与人交流时,可以锻炼语言表达的准确性。 ③只要我们用心观察和思考,就能在丰富多彩的语文生活中不断提升自己。 ④其实,生活中处处有语文的影子,关键在于我们是否善于发现和运用。 ⑤从广告标语到影视台词,从书信往来到网络留言,语文的应用无处不在。 ⑥因此,我们要学会将语文知识融入日常生活,让学习变得更加生动有趣。 A.①④⑤②③⑥ B.①⑤④②⑥③ C.④①⑤②⑥③ D.④⑤① ②③⑥ 3.(8 分)下面是小语准备的知识竞答的题目,请你结合语境补写答案。 语文是流淌的诗情,是晕染的画意。琴韵诗心,贵在超然。独处时,当如王维“① , ② ”(《竹里馆》),于幽篁深处抚琴长啸,享受清幽绝俗的雅趣;思乡时,当如李白 “③ ,④ ”(《春夜洛城闻笛》),在暗夜闻笛声悠扬,顿生故园之念; 远行时,当如岑参“⑤ ,⑥ ”(《逢入京使》),纵有万千牵挂,终化作 报国壮志与匆匆一纸家书;惜春时,当如韩愈“⑦ ,⑧ ”(《晚春》), 看草木争芳斗艳,亦悟人生当如杨花榆荚,不负韶光。 4.(2 分)社区里有一家中医馆即将开业,有人给写了一副对联,但对联被家中的宠物咬碎了,只能隐约 辨别出以下词语: 妙手回春 灵丹济世 乐 医 百病 千家 请你帮忙恢复这副对联,为中医馆做宣传。 5.(5 分)生活中,短视频无处不在。为便于向同学们宣传介绍短视频制作流程,请你根据如图所示撰写 一份介绍流程的文字稿,要求使用总分结构,语言简洁流畅,条理清晰,100 字左右。 二、现代文阅读(共 28 分) 6.(16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黄旭华:一生“深潜”铸大国重器 刘爻寒 “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中国第一代核潜艇总设计师黄旭华,是中国核潜艇事业的先驱者 和开创人之一。他将毕生心血倾注于核潜艇事业,为中国海基核力量实现从无到有的历史性跨越立下不朽 功勋。他的人生恰似深海中的核潜艇,默默潜行,却蕴含着无尽力量。 我就像核潜艇一样,潜在水底下,我不希望出名 黄旭华出生于广东海丰县田墘镇的乡医家庭,原名黄绍强,家中排行老三。受父母熏陶,他自小立志 成为医生救死扶伤。但少年时期,国家在战火中满目疮病,百姓流离失所,残酷的现实让他意识到,只有 救国才能真正拯救苍生。于是,他改名黄旭华,寓意“旭日中华”,立下报国之志。高中毕业后,他同时 被中央大学航空系和上海交通大学造船系录取,他最终选择造船,以第一名的成绩进入国立交通大学,自 此踏上保卫祖国海域的征程。 1953 年,黄旭华调到船舶工业管理局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