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946881

2025年中考物理-热点模型归纳(通用版)专题05运动与力模型汇总(原卷版+解析)

日期:2025-05-13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88次 大小:441047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模型,原卷版,汇总,运动,2025年,专题
    专题05 运动与力模型汇总 目录 题型一 三种力的现象及辨析 1 类型1 弹力现象 1 类型2 重力现象 4 类型3 摩擦力现象 5 题型二 运动与力的关系 7 类型1 物体不受力(或合力F合=0)时的运动情况 9 类型2 惯性现象及特点 11 类型3 平衡力与与相互作用力的区别 11 类型4 合力与分力 11 题型一 三种力的现象及辨析 【解题指导】 1、明确物体所受的各种力。 (1)重力 :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方向竖直向下,大小G=mg(m为物体质量,g为重力加速度) 。 (2)弹力 :物体发生弹性形变时,为了恢复原状而对接触的物体产生的力。弹力的方向与接触面垂直,大小弹簧形变量成正比 。 (3)摩擦力 :相互接触且发生形变的粗糙物体间,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时,在接触面上所受的阻碍相对运动的力。摩擦力的方向与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大小正压力成正比 。 2、在解题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弹力、摩擦力的产生条件必须同时满足,否则这些力就不存在。 (2)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这是判断摩擦力方向的关键。 (3)在计算弹力时,要注意区分是弹簧的弹力还是其他形式的弹力,并选择合适的公式进行计算。 (4)在处理复杂问题时,可以先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再按照力的性质或效果进行分解和合成,从而简化问题 。 【必备知识与关键能力】 1、弹力: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受到的力叫弹力;弹力的大小与弹性形变的大小有关;在弹性限度内,弹性形变越大,弹力越大。 (1)弹性形变:物体受力发生形变,失去力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的形变叫弹性形变。 (2)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仪器。原理是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跟弹簧的伸长量成正比。 (3)弹簧测力计使用和读数:使用前观察量程、分度值、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轻轻来回拉动挂钩几次,防止弹簧卡壳;测力时,要使弹簧中心的轴线方向跟所测力的方向一致,使指针和外壳无摩擦,弹簧不要靠在刻度板上;读数时待示数稳定再读数,读数时,视线要与刻度板面垂直。 2、重力:地面附近的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的力叫重力。重力的符号是G。 (1)重力的作用点—重心: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重心。重心的位置不一定总在物体上,如圆环的重心在圆心,空心球的重心在球心;提高稳度的方法:一是增大支持面,二是降低重心; (2)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指向地心)。 (3)重力的大小:通常把重力的大小叫重量;计算公式:G=mg,其中g=9.8N/kg,粗略计算的时候g=10N/kg; g的含义:质量为1kg的物体所受的重力为9.8N(g是常数,地球纬度高低有关) 3、摩擦力产生的条件:第一:两物体相互接触;第二:接触面粗糙;第三:两物体发生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 (1)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2)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 (3)压力一定时,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 类型1 弹力现象 (1)弹簧测力计工作时,其拉环和挂钩上都会受到力的作用,在任何情况下,其显示的都是挂钩上受到的力。 (2)弹簧测量计的原理理解错误,表述结论时,应注意:a、不能漏掉前提条件。b、不能弄错物理量之间影响与被影响的关系。 【例1】如图所示,把两个质量均为50g的钩码挂在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上。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使弹簧测力计内弹簧伸长的力是钩码的重力 B.弹簧测力计可以测量不是水平或竖直方向的力 C.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 2N,两个钩码的总重力为1N D.称钩码重力前,需把弹簧测力计在竖直方向调零,还要来回拉动挂钩几次 【答案】A 【详解】A.使弹簧测力计内的弹簧伸长的力是钩码对弹簧的拉力,不是钩码的重力,故A错误,符合题意; B.弹簧测力计的可以测量竖直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