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948040

5.1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课件(62张)——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日期:2025-05-13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40次 大小:1917504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第二,必修,2019,教版,地理,高中
  • cover
(课件网)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第五章 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 第一节 新课导入 1962 年,美国海洋生物学家蕾切尔·卡逊(R.L.Carson,1907—1964)撰写的《寂静的春天》一书,唤起了人们的环境意识,引发了公众对环境问题的关注,使得环境保护问题摆到了各国政府的桌面上,各种环境保护组织纷纷成立,从而促使联合国于 1972 年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召开了“人类环境会议”,签署了《联合国人类环境宣言》,开启了环境保护事业。 议一议,《寂静的春天》为什么会引起这么大的轰动? 学习目标 【综合思维】学生能够了解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的具体表现,如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减少、土地荒漠化等,并理解这些问题对人类社会和经济的影响。 【地理实践力】通过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人地协调观】引导学生认识到人类与自然环境的互相依存关系,培养他们尊重自然、珍爱环境的认识。 教学重难点 1.环境问题的概念与类型 2.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教学重点 1.运用示意图,理解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2.结合实例,分析与认识环境问题对人类健康的危害。 教学难点 目录 环境问题的概念与类型 主要环境问题 贰 壹 环境问题的概念与类型 第一章 概念:一般指由自然界或人类活动作用于人们周围的环境,引起质量下降或生态失衡,以及这种变化反过来对人类的生产生活产生不利影响的现象。 分类: 生态破坏 Ecological damage 资源短缺 Shortage of resources 环境污染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环境问题的概念与类型 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类对环境开发利用的强度越来越大,对环境的破坏也越来越严重。 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特别是工业革命以来,工农业生产迅速发展,大机器、汽车、合成材料、农药和化肥的广泛使用,所排放的废物和有害物质越来越多,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造成许多国家和地区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知识拓展 人类社会与环境相关模式 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资源本身及替代品的再生速度。 人类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速度超过了环境本身的自净能力。 生态破坏 环境污染 自然资源衰竭 产生 产生 人类社会 环境 物质 能量 废弃物 过度索取 过度排放 良性循环 恶性循环 环境 排放﹥自净; 索取﹥再生 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同时,随着全球人口的急剧增长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对资源的需求与日俱增,人类正受到自然资源衰竭的严峻挑战。 产业革命以来,工农业发展迅速,世界人口特别是发展中国家人口迅速增长,全球人口总量已从30多亿激增至70多亿,经济压力增大,对资源环境的索取和破坏越来越大,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知识拓展 人口过快增长导致环境问题加剧 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短缺等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 不同学者对环境问题有着不同的分类方法。将下列环境问题按照所示范的形式,与其划分类型用线连接起来,并说明连接的理由。 按环境要素划分 按生产类型划分 按地理空间划分 大气污染 水体污染 工业环境问题 农业环境问题 土壤污染 区域环境问题 局部环境问题 生态环境问题 全球环境问题 光污染 噪声污染 第三产业环境问题 课堂活动 课堂活动 环境问题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产生和发展。不同历史时期的环境问题不同,不同区域所面临的环境问题也有所不同。读图 5-3,完成相关任务。 (1)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环境问题各有什么特点?试举例进行说明。 国家类型 环境问题特点 举例 发达国家 较轻; 以环境污染为主 臭氧层破坏、 全球气候变化、酸雨 发展中 国家 较严重; 以生态破坏为主 野生动物灭绝、森林退化、荒漠化 课堂活动 (2)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