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948073

第17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 课件(共25张PPT)

日期:2025-05-15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27次 大小:1572047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17课,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后,国际,秩序,形成
  • cover
(课件网) 一、和平,渐行渐远 材料:协约国的赔款政策···是一个残忍的胜利者在文明史上所干出的最凶暴的行为之一。···这无异于点燃了另一场战争的导火线。(赔款2260亿金马克后改为1320亿马克) ———英·凯恩斯(现代经济学最有影响力的经济学家) 材料:尽管有300家纸厂和足足两千台印刷机日夜印刷钞票,而纸币量仍不能满足在飞涨的物价中作买卖的需要。买一个面包或一份报纸装一背袋或装一儿童车的钞票还不够。———《20世纪德国经济史》 材料三: 意大利、日本虽为战胜国,由于英法在战后没有全部兑现战争中对意大利的承诺,美国主导的华盛顿会议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日本的扩张野心,导致它们对该体系极端不满,并不断寻求冲破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机会,与美英法的矛盾不断加剧。———摘编自黄玉军《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与雅尔塔体系之比较》 背景: ①德意日等国对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不满,力图挣脱其束缚 材料:1929年爆发的世界经济大危机,就为“二战种子”提供了恰逢其时的生长条件。这次危机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空前严重、历时最长的一次,从1929年一直持续到1933年。 —《二战全史》 材料:在举国贫穷与绝望中,希特勒到处说:“只要支持我,我就会拯救你们!”他的演讲经常在经久不息的掌声中结束。···1933年—1935年,通过三年的时间,希特勒政府把全世界负债和失业率最高的德国改造成世界名列前茅的经济强国。在这三年里,德国年均经济增长率远远超过100%···德国的失业率从30%以上降到0,强行安置社会闲散人员。———《第三帝国崛起》 背景: ②1929—1933年世界性经济危机的打击为法西斯势力上台提供机会 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即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有制之间的矛盾 实质:生产的相对过剩 开始标志:1929年纽约华尔街股票市场价格狂跌“黑色星期四” 材料:1933年以前,自己的全部记忆就一个词—饥饿···全家每个星期从政府领到的救济金只有7马克,每天只能花1马克,而这1马克要管五口人一天三顿的饭食,所以我们那时长期吃不饱肚子。—德国老兵戴林回忆 一、和平,渐行渐远 面对经济危机同一个问题,不同的选择: 罗斯福新政 德意日法西斯专政 开始时间:1933年 基本做法:国家通过立法的形式,加强对经济生活的干预和调节 内容:见历史纵横 影响: ①缓解了经济危机造成的严重破坏 ②避免了剧烈的社会动荡 ③使大多数美国人恢复了对美国国家制度的信心 日耳曼民族是世界上最优秀的种族,有权统治全世界;而犹太人和斯拉夫人是劣等种族,应该被消灭,使日耳曼人获得更广阔的生存空间。要向法国报复,再消灭苏联,在欧洲建立起一个日耳曼人的第三帝国。—希特勒 极端民族主义,种族狂热 对外侵略扩张,发动战争,争霸世界 帝国主义的变种和极端形式 民族复仇主义 反对自由主义和共产主义 法西斯:源自拉丁文,员指古罗马官吏出巡时卫队所执的仪仗,形状为一束棒中间带着一把斧头,象征暴力和权威。 法西斯主义: 实质:是帝国主义的变种和极端形式。 含义、特点:以极端民族主义为基本特征,反对自由主义和共产主义,主张对内实行恐怖独裁统治,对外侵略扩张,发动战争,争霸世界。 背景: ③历史原因:德、日等国具有军国主义传统,且保留大量封建残余 ④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 一、和平,渐行渐远 材料:这些阴谋家,在西班牙问题上,在中国问题上,在奥地利和捷克问题上,不但并无丝毫制止侵略的意思,而且相反,纵容侵略,挑拨战争,使人为鹬蚌相,己为渔人,美其名曰“不干涉”,实则是“坐山观虎斗”。———《毛泽东选集》 张伯伦:“我带来了整整一代人的和平。” 1938.9“慕尼黑阴谋” 材料:如果你们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