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年 级:八年级 学 科:历史(统编版) 3 文艺———焕然一新 2 报刊———汇集时新 报刊和出版机构的发展 文学艺术的成就 1 教育———废旧立新 创办新式学校;废除科举制,兴办学堂 人物:史量才 身份:杰出的商人、教育家和报业巨子 名言:“人有人格,报有报格,国有国格。” 1 教育———废旧立新 1899年,史量才中秀才。1901年,史量才考入杭州蚕学馆学习。毕业后,他曾先后在南洋中学、育才学堂、江南制造局兵工学堂任教。 中国近代教育如何做到“废旧”与“立新”? 1 教育———废旧立新 (1)创办新式学堂 时期 成果 洋务运动时期 洋务派先后创办了同文馆、福州船政学堂等一批新式学校 甲午战争后 清政府先后在天津创办北洋西学堂、在上海创办南洋公学 百日维新期间 清政府创办京师大学堂 1 教育———废旧立新 京师同文馆 京师大学堂 1 教育———废旧立新 (2)废除科举制 ①1901年,清政府以科举流弊太多,决定从次年开始,废除八股文。 ②1903年,又以科举阻碍学校发展,决定逐步废除科举制。 ③1905年,清政府谕令一律停止科举考试,存在约1300多年的科举制度至此寿终正寝。 科举制正式建立的时间、标志? 605年,隋炀帝始设进士科,科举制度正式建立。 1905年废科举使这一年成为新旧中国的分水岭。 ———吉尔伯特·罗兹曼 1 教育———废旧立新 百废渐举,国体渐立,人才渐出,十年以后,而报馆之规模,亦可渐备矣。 ———梁启超 (3)兴办学堂,颁布章程,统一学制 《奏定学堂章程》 该章程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以教育法令公布并在全国实行的学制,对我国近代教育产生了重大影响。 2 报刊———汇集时新 材料 :“各式各种新闻纸,买张看看天下事。近来报纸喜渐多,越多越是开民智。图画日报图画精,分门别类眉目清,三个铜板买一本,翻翻看看真得情。” ———晚清《图画日报》 我们可以从材料中获取哪些信息?这说明了什么? ①各式新闻报纸种类繁多; ②报纸内容精美,门类清晰,内容丰富,吸引读者; ③报纸推动了信息传播和思想解放。 说明了近代报刊发展迅猛! 2 报刊———汇集时新 1912年,史量才与他人合资购买了《申报》,出任总经理,实行现代化、企业化管理。 《申报》。1872年创办于上海,是近代中国发行时间最久、具有广泛社会影响的报纸,是中国现代报纸开端的标志。被人称为研究中国近现代史的“百科全书”。 2 报刊———汇集时新 天津《大公报》 上海《新闻报》 延安《解放日报》 2 报刊———汇集时新 《东方杂志》 《新青年》 《生活》周刊 2 报刊———汇集时新 报刊的大量发行也推动了印刷出版机构的发展。 1897年创办于上海,是近代中国人创办的第一个也是规模最大、历史最悠久的出版机构。 1937年创办于延安,是中共中央出版委员会的对外机构。 2 报刊———汇集时新 阅读课本,说说创办于上海的报刊和出版机构有哪些? 探究近代上海报刊业发达的原因? 《申报》《新闻报》《东方杂志》《新青年》《生活》周刊 、商务印书馆 ①上海开放时间早,受外来文化影响较深。鸦片战争后,外国人率先在上海等地创办外文报刊; ②上海地区经济发达,为报刊业的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 ③人们思想观念相对开放,创作氛围宽松。 3 文艺———焕然一新 《申报》开设“自由谈”栏目期间,史量才约请鲁迅、巴金、茅盾等进步作家为文艺作品撰稿人,发表新文艺作品。 这一时期,你可能读到哪些优秀文艺作品? 假如你是某家报社主编,为了吸引读者,你会选择发表一些什么样的文章呢? 3 文艺———焕然一新 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是讨伐封建主义的檄文 《阿Q正传》是批判国民性问题的经典之作 3 文艺———焕然一新 我翻开历史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