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949273

鲁科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2第1章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第3节元素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第2课时元素的电负性及其变化规律课(共46张PPT)件

日期:2025-05-15 科目:化学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32次 大小:377344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元素,及其,规律,性质,变化,PPT
  • cover
(课件网) 第1章 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 第3节 元素性质及其变化规律 第2课时 元素的电负性及其变化规律 第*页 研习任务 元素的电负性及其变化规律 [目标导航]1.知道电负性的概念及其变化规律。2.学会用电负性判断元素的金属性、 非金属性以及两成键元素间形成的化学键类型。 教材 认知 一、元素的电负性变化规律及其应用 1. 电负性及其变化规律 (1)电负性 吸引电子  强  弱  4.0  递增  递减  右上角  左下角  2. 电负性的应用 (1)判断元素种类 (2)判断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强弱 (3)判断元素化合价的正负 (4)判断化学键的性质 负价  正价  离子价  共价键  价电子排布  8  核外电子排布  核外电子层数的增加  价电子数的多少  [思考] (1)电负性最大的元素和电负性最小的元素分别在元素周期表中的哪 个位置? 提示:电负性最大的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右上方(稀有气体除外),F元素的 电负性最大;电负性最小的元素位于周期表的左下方,Cs元素的电负性最小(一般不 考虑放射性元素)。 (2)电负性差值大于1.7的两种元素一定能形成离子化合物吗? 提示:不一定。如H元素的电负性为2.1,氟元素的电负性为4.0,电负性差值 为1.9,但HF为共价化合物。 × × √ × 探究 活动 下表给出的是原子序数小于20的十六种元素的电负性的数值。 元素符号 H Li Be B C N O F 电负性 2.1 1.0 1.5 2.0 2.5 3.0 3.5 4.0 元素符号 Na Mg Al Si P S Cl K 电负性 0.9 1.2 1.5 1.8 2.1 2.5 3.0 0.8 1. 根据表中数据分析同主族元素的电负性有何规律?同周期元素的电负性与原子半 径间有何关系,是否像第一电离能那样存在特殊变化规律? 提示: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电负性逐渐减小。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电负性逐渐递 增,不存在像第一电离能呈现起伏变化。 2. 一般两种元素的电负性差值小于1.7时,两者形成的化学键为共价键,大于1.7 时,形成离子键,据此判断氯化铍中的化学键是离子键还是共价键? 提示:氯化铍中两种元素的电负性相差1.5,小于1.7,所以属于共价键。 3. 利用表中数据估测钙元素的电负性范围。 提示:由于元素金属性强弱为K>Ca>Mg,电负性为Mg>Ca>K,所以Ca的电负性 取值范围为0.8~1.2。 重点 讲解 1. 判断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强弱 (1)金属的电负性一般小于2,非金属的电负性一般大于2,而位于非金属三角 区边界的“类金属”(如锗、锑等)的电负性则在2左右,它们既有金属性,又 有非金属性。 (2)金属元素的电负性越小,金属元素越活泼;非金属元素的电负性越大,非金属 元素越活泼。 2. 判断元素的化合价 (1)电负性数值小的元素在化合物中吸引电子的能力弱,元素的化合价为正值。 (2)电负性数值大的元素在化合物中吸引电子的能力强,元素的化合价为负值。 3. 判断化合物的类型 如H元素的电负性为2.1,Cl元素的电负性为3.0,Cl元素的电负性与H元素的电负性 之差为3.0-2.1=0.9<1.7,故HCl为共价化合物;如Al元素的电负性为1.5,Cl元素 的电负性与Al元素的电负性之差为3.0-1.5=1.5<1.7,因此AlCl3为共价化合物; 同理,BeCl2也是共价化合物。 4. 对角线规则 元素周期表中处于对角线位置的元素电负性数值相近,性质相似。例如,处于对角线 的Li与Mg、Be与Al、B与Si及其化合物性质相似。 研习 经典 元素 Li Be C O F Na Al Cl Ge 电负性 1.0 1.5 2.5 3.5 4.0 0.9 1.5 3.0 1.8 A. Mg元素电负性的最小范围为1.0~1.6 B. Ge既具有金属性,又具有非金属性 C. Be和Cl可形成极性键 D. O和F形成的化合物中O显正价 解析:Mg元素的金属性小于Na,大于Be,电负性:Be>Mg>Na,故电负性的最小 范围为0.9~1.5,A错误;Ge的电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