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949391

鲁科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2第3章不同聚集状态的物质与性质第1节认识晶体课件(共76张PPT)

日期:2025-10-20 科目:化学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30次 大小:1084108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PPT,76张,课件,晶体,认识,1节
  • cover
(课件网) 第3章 不同聚集状态的物质与性质 第1节 认识晶体 [目标导航]1.能从微观角度理解晶体的结构特征,并能结合晶体的特点判断晶体与非 晶体。2. 了解晶胞的概念,形成分析晶胞结构的思维模型(切割法),能根据晶胞的结构确定微粒个数及化学式。 第*页 研习任务一 晶体的特性 教材 认知 一、晶体的特性 1. 晶体与非晶体的概念 周期性重复排 列  周期性重复  2. 晶体的特性 续表 对称性 熔、沸点 提示:晶体的自范性和对称性的原因是晶体内部微粒按照一定规律做周期性重复排 列;晶体的各向异性的原因是晶体内部微粒在各个方向上的不同排列。 X射线衍射  相互作用  离子晶体 金属晶体 共价晶体 分子晶体 [思考2] 请结合晶体类型填写下表: 物质 KCl Fe 晶体硅 冰 所属晶体类型 提示:离子晶体 金属晶体 共价晶体 分子晶体 三、晶体与非晶体的区别及用途 有序排列  [思考3] 我们吃的食盐是粉末状的没有固定形状的颗粒,根据你的观察和具体的生 活实际,探究以下两个问题: (1)食盐粉末没有固定的形状,食盐固体是不是晶体呢? 提示:食盐粉末虽然没有固定的形状,但是食盐内部的微粒按照一定的规则排列,故食盐是晶体。 (2)通过这个实例,能不能通过外观确定晶体和非晶体? 提示:不能仅仅通过外观判断晶体和非晶体,非晶体经过加工后也可能具有规 则的几何外形。 × × √ √ 探究 活动 如图是某固体的微观结构示意图: 1. 区分晶体与非晶体的最可靠的科学方法是什么?试根据示意图判断固体Ⅰ、Ⅱ 的类型。 提示:最可靠的科学方法是对固体进行X射线衍射实验。根据结构示意图可知,Ⅰ中粒 子呈周期性有序排列,为晶体;Ⅱ 中粒子排列不规则,为非晶体。 2. 将固体Ⅰ、Ⅱ分别加热至熔化,各有什么现象发生?该现象能说明晶体、非晶体的 哪种性质? 提示:加热晶体Ⅰ,温度达到熔点时晶体Ⅰ开始熔化,在全部熔化以前,继续加热,温 度基本保持不变,完全熔化后,温度才开始升高,所以晶体有固定的熔点。加热非晶 体Ⅱ时,温度升高到某一程度后非晶体Ⅱ开始软化,流动性增强,最后变为液体。从 软化到完全熔化,中间经过较大的温度范围,所以非晶体无固定的熔点。 重点 讲解 1. 晶体与非晶体的比较 晶体 非晶体 微观结构特征 粒子周期性有序排列 粒子排列相对无序 性质 特征 自范性 有 无 熔点 固定 不固定 各向异性 有 无 鉴别 方法 间接方法 看是否具有固定的熔点或根据某些物理性质的各向异性 科学方法 对固体进行X射线衍射实验 举例 NaCl、I2、SiO2、Na晶体等 玻璃、橡胶等 2. 晶体的特性 (1)自范性:在适宜条件下,晶体能够自发地呈现封闭的、规则的多面体外形。 (2)各向异性:晶体在不同的方向上表现出不同的物理性质。 (3)对称性:晶体具有规则的几何外形。 (4)固定的熔、沸点:加热晶体,温度达到熔点时即开始熔化,在没有全部熔化之 前,继续加热,温度不再升高,完全熔化后,温度才继续升高。 (5)能使X射线产生衍射:利用这种性质,人们建立了测定晶体的重要实验方法。 3. 晶体与非晶体的易混易错点 (1)同一物质可以是晶体,也可以是非晶体,如晶体SiO2和非晶体SiO2。 (2)有着规则几何外形或者美观、对称外形的固体,不一定是晶体。例如,玻璃制 品可以塑造出规则的几何外形,也可以具有美观对称的外观。 (3)具有固定组成的物质也不一定是晶体,如某些无定形体也有固定的组成。 (4)晶体不一定都有规则的几何外形,如玛瑙。 (5)晶体具有自范性的本质原因是:晶体中粒子在微观空间里呈现周期性的有 序排列。 (6)晶体与非晶体的本质区别在于构成固体的粒子在微观空间里是否呈现周期性的 有序排列,有无固定熔点只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