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949429

鲁科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2第3章不同聚集状态的物质与性质章末总结课件(共32张PPT)

日期:2025-11-14 科目:化学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70次 大小:678758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物质,PPT,32张,课件,总结,章末
  • cover
(课件网) 第3章 不同聚集状态的物质与性质 章末总结 第*页 知识网络构建             第*页 高考素养提升     考向一 晶体结构的分析与计算 A. 与石墨相比,(CF)x导电性增强 B. 与石墨相比,(CF)x抗氧化性增强 C. (CF)x中C—C的键长比C—F短 D. 1 mol(CF)x中含有2x mol共价单键 B 解析:石墨晶体中每个碳原子上未参与杂化的1个2p轨道上电子在层内离域运 动,故石墨晶体能导电,而(CF)x中没有未参与杂化的2p轨道上的电子,故与 石墨相比,(CF)x导电性减弱,A错误;(CF)x中C原子的所有电子均参与成 键,未有未参与成键的孤电子或者不饱和键,故与石墨相比,(CF)x抗氧化性 增强,B正确;已知C的原子半径比F的大,故可知(CF)x中C—C的键长比C— F长,C错误;由题干结构示意图可知,在(CF)x中C与周围的3个碳原子形成 共价键,每个C—C键被2个碳原子共用,和1个F原子形成共价键,即1 mol (CF)x中含有2.5x mol共价单键,D错误。 2. 中国科学家首次成功制得大面积单晶石墨炔,是碳材料科学的一大进步。 A. 三种物质中均有碳碳原子间的σ键 B. 三种物质中的碳原子都是sp3杂化 C. 三种物质的晶体类型相同 D. 三种物质均能导电 A 解析:金刚石中所有碳原子均采取sp3杂化,石墨中所有碳原子均采取sp2杂化,石墨 炔中苯环上的碳原子采取sp2杂化,碳碳三键上的碳原子采取sp杂化,B项错误;金刚 石为共价晶体,石墨炔为分子晶体,石墨为混合型晶体,C项错误;金刚石中没有自 由移动电子,不能导电,D项错误。 A. 晶体最简化学式为KCaB6C6 B. 晶体中与K+最近且距离相等的Ca2+有8个 C. 晶胞中B和C原子构成的多面体有12个面 C B. 图1中O原子的配位数为6 C. 图2表示的化学式为LiMg2OClxBr1-x D. Mg2+取代产生的空位有利于Li+传导 C A. LaH2晶体中La的配位数为8 B. 晶体中H和H的最短距离:LaH2>LaHx C. 在LaHx晶胞中,H形成一个顶点数为40的闭合多面体笼 C A. 该氧化物的化学式为ZrO2 D. 若坐标取向不变,将p点Zr原子平移至原点, 则q点Zr原子位于晶胞xy面的面心 B A. 中心原子的配位数是4 B. 晶胞中配合物分子的数目为2 C. 晶体中相邻分子间存在范德华力 D. 该晶体属于混合型晶体 D 8. 铜的硫化物结构多样。天然硫化铜俗称铜蓝,其晶胞结构如图。 2  2∶1  bc  Ca2+  10. 钾、铁、硒可以形成一种超导材料,其晶胞在xz、yz和xy平面投影分别如图 所示: KFe2Se2  解析:由平面投影图可知,位于棱上的铁原子与位于 面上的硒原子的距离最近,所以铁原子的配位数为4。 4  11. 如图是CZTS四元半导体化合物的四方晶胞。 Cu2ZnSnS4  考向二 配合物理论 A. Al2Cl6的结构式为 B. Al2Cl6为非极性分子 C. 该反应中NH3的配位能力大于氯 D. Al2Br6比Al2Cl6更难与NH3发生反应 D 解析:由双聚氯化铝分子中所有原子均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可知,分子的结构式 为 ,则双聚氯化铝分子为结构对称的非极性分子,故A、B正确;由 化学方程式可知,氨分子更易与具有空轨道的铝原子形成配位键,配位能力大于氯原 子,故C正确;溴元素的电负性小于氯元素,溴原子的原子半径大于氯原子,则铝溴 键弱于铝氯键,所以双聚溴化铝的铝溴键更易断裂,比双聚氯化铝更易与氨气反应, 故D错误。 13. 我国科学家发现一种钡配合物Ⅰ可以充当固氮反应的催化剂,反应过程中经历的中 间体包括Ⅱ和Ⅲ。 ( 代表单键、双键或三键) 回答下列问题: 解析:根据配合物Ⅰ的结构图知,中心原子钒的配位原子有C、O、P、Cl。 C、O、P、Cl  解析:根据VSEPR模型,中心原子氧原子的价电子对数为4,其中孤电子对数为2,空间结构呈角形。 根据VSEPR模 型,氧原子的价电子对数为4,其中孤电子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