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949654

2025年中考生物答题技巧与模式(通用版)专题07生物的多样性(5大答题模板)(学生版+解析)

日期:2025-05-12 科目:生物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25次 大小:552453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生物,答题,学生,模板,多样性,2025年
    专题07 生物的多样性 题型解读|模板构建|真题试炼 考点要求 新课标要求 命题预测 新旧教材对比分析 根据生物的特征进行分类 说明生物的不同分类等级及其相互关系,初步形成生物进化的观点;对于给定的一组生物,尝试根据一定的特征对其进行分类。 本考点常以选择题、综合题等形式考查,考查的命题点主要有:分类的依据和意义、尝试对给定的一组生物进行分类等 新教材中添加了生物分类检索表的编制和使用 藻类 新课标对藻类的描述“藻类是能够进行光合作用的结构简单的生物”不在列为植物的类群。 藻类生物的考点常以选择题等形式考查,考查的命题点主要是藻类的主要特征 新教材中依据新课标,不再将藻类列为植物的类群中。 新教材强调了“从苔藓植物、蕨类植物,到种子植物,繁殖过程逐渐摆脱了对水环境的依赖” 苔藓植物、蕨类植物 新课标列出的内容要求是“从苔藓植物、蕨类植物,到种子植物,逐渐出现根、茎、叶等器官的分化,植物繁殖过程逐渐摆脱了对水环境的依赖” 新课标中对这部分知识的学业要求是 “分析不同生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关注外来物种入侵对生态安全的影响,认同保护生物资源的重要性。” 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种子植物等类群知识点常结合生产生活实践、古诗词等以文字及图形等形式呈现。主要考查形式是选择题等 种子植物 无脊椎动物 新课标具体内容标准中明确列出“无脊椎动物与人类关系密切,如线虫动物(蛔虫)、环节动物(蚯蚓)、节肢动物(蝗虫、蜜蜂)等”。“脊椎动物(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都具有适应其生活方式和环境的主要特征”。 新课标要求通过列表等多种方式,对不同生物类群的形态结构、生活环境、繁殖方式等进行比较,帮助学生逐步形成生物具有多样性和统一性的认识。 无脊椎动物相关考点常以选择题、综合题等形式考查,考查的命题点有: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等 新教材中简化了《动物的主要类群》部分内容,特别是无脊椎动物部分内容削减幅度较大。 脊椎动物 脊椎动物相关点常以选择题、综合题等形式考查,重点考查各类群适应其生活方式和环境的主要特征。 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通过列表等多种方式,对不同生物类群的形态结构、生活环境、繁殖方式等进行比较。 相关考点常以选择题、综合题、实验探究题等形式考查,常结合生活中常见现象以文字和图形、表格等方式呈现。 新教材依据新课标将细菌、真菌和病毒统称为微生物 细菌、真菌和病毒的比较 细菌、真菌和病毒与人类的关系 分析不同生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相关考点常以选择题、综合题、资料分析题、实验探究题等形式考查,常结合实验场景、农林业生产、日常生活、疾病防护科学史等情境呈现。 新教材强化了综合实践项目“利用细菌或真菌制作发酵食品” 生物的多样性及其保护 分析不同生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关注外来物种入侵对生态安全的影响,认同保护生物资源的重要性;主动宣传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意义,自觉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保护生物多样性。 本考点常以选择题、综合题等形式考查,考查的命题点主要有生物多样性的内涵;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等 模板01 生物的分类 考查内容 高频考点 解题关键与技巧 生物的分类依据 生物分类的依据是生物之间的相似程度,包括形态结构、生理功能等 绿色开花植物分类主要依据:主要是花、果实和种子的形态结构 动物的分类主要依据: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 生物的分类等级 生物分类的等级的理解 1.从大到小的顺序记忆:界、门、纲、目、科、属、种 2.最高等级单位是“界”,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 3.双名法:第一部分是属名,第二部分是种加词。 生物间的关系 生物分类反应出的生物间的亲缘关系 生物分类单位越小,所包含的生物种类越少,生物之间的共同特征越多,亲缘关系越近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