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青藏地区第十章 中国在世界中 单元整合提分练 【练真题】 考点一 青藏地区的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 (重庆黔江学业考)碉房是藏族传统民居,其墙壁用毛石垒砌,开窗甚少,大多建在背风向阳的山坡地段。近年来,传统碉房数量急剧减少,读我国青海省南部碉房景观图,完成1~3题。 1.传统碉房开窗甚少的主要目的是 (A) A.防风避寒 B.遮挡雨水 C.稳固墙体 D.阻挡沙暴 2.影响图示碉房分布形态的主要自然因素是(D) A.水源 B.气温 C.降水 D.地形 3.为保护传统建筑文化,可采取的合理措施是(B) A.扩容改造,大量仿建 B.精心修缮,日常维护 C.保留原貌,任其发展 D.全部拆除,原样修建 【解析】本题组考查我国青藏地区藏族传统民居碉房的特点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及保护。第1题,青藏地区的主要自然地理特征是高寒,碉房为了适应高寒的特征,开窗甚少主要是为了防风避寒。第2题,读图可知,碉房多沿山势而建,所以影响其分布形态的主要自然因素是地形。第3题,为保护传统建筑文化,可采取的合理措施是精心修缮,日常维护,不能全部拆除,也不能任其发展,大量仿建。 4.(济宁学业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建设中的川藏铁路是我国第二条进藏“天路”。东起成都,西至拉萨,全长1 838千米。 材料二 川藏地区局部图、川藏铁路沿线地形剖面图。 (1)川藏铁路被称为“最难建的铁路”,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原因。 答:由于沿线气候条件复杂、高寒缺氧、稀薄的空气极易导致头痛、失眠、呼吸困难等高原反应;生态环境脆弱以及生态环保等建设难题。沿途地形陡峭险峻、崇山峻岭、地震频发、地质复杂、强烈的板块运动、滑坡、地热等地质灾害严重。生态脆弱、环境敏感。 (2)川藏铁路两端所在的地形区,四川盆地主要发展种植业(农业部门),青藏高原主要发展畜牧业,由图中信息可知,产生这种差异的根本原因有青藏高原地势高,大部分地区气温偏低,为高原山地气候,自然条件不适合谷物成熟。 (3)川藏铁路的建设,对西藏自治区的意义有(B) ①促进经济、文化发展 ②促进民族团结 ③显著改善当地气候 ④增强国防安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出现了湿地减少、草原退化等生态问题,产生这些问题的人为原因有过度放牧、滥采乱挖、偷猎等人类不合理活动。 【解析】 本题考查青藏地区的铁路修建、农业差异的原因、川藏铁路的建设对西藏自治区的意义、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问题产生的人为原因等。第(1)题, 读图可知,川藏铁路被称为“最难建的铁路”, 是由于沿线气候条件复杂、高寒缺氧、稀薄的空气极易导致头痛、失眠、呼吸困难等高原反应;生态环境脆弱以及生态环保等建设难题。沿途地形陡峭险峻、崇山峻岭、地震频发、地质复杂、强烈的板块运动、滑坡、地热等地质灾害严重。生态脆弱、环境敏感。第(2)题,四川盆地良好的自然条件和温暖湿润的气候环境是农业发展的基础,土壤肥沃,适合种植业发展。青藏高原主要发展畜牧业,由图中信息可知,产生这种差异的根本原因是青藏高原地势高,大部分地区气温偏低,自然条件不适合谷物成熟,为高原山地气候,草场广阔。热量条件是制约人类活动及人口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第(3)题,川藏铁路的建设,对西藏自治区的意义有:①促进经济、文化发展,②促进民族团结,④增强国防安全。第(4)题,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出现了湿地减少、草原退化等生态问题,产生这些问题的人为原因有过度放牧、滥采乱挖、偷猎等人类不合理活动。 考点二 三江源地区 5.(新疆建设兵团学业考)巍巍乎昆仑之巅,浩浩哉三江之源。我国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三江”指的是(B) A.长江、怒江、黄河 B.长江、黄河、澜沧江 C.珠江、黄河、雅鲁藏布江 D.澜沧江、珠江、长江 【解析】本题考查三江源地区。据所学可知,“三江”是指长江、黄河、澜沧江。 6.读某铁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