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950744

8.1 公平正义的价值 课件 (共32张PPT)2024-2025学年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统编版)

日期:2025-05-14 科目:政治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96次 大小:3922361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2024-2025,统编,下册,法治,道德,八年级
  • cover
(课件网) 授课人:XXX 授课班级:XXXX 1.政治认同:认同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理解我国通过制度保障公平正义,拥护党和国家维护公平正义的举措。 2.法治观念:理解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重要价值,法律是维护正义的有力保障,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自觉性。 3.健全人格:培养理性思维,能正确分辨公平与非公平、正义与非正义行为,在面对社会现象时保持客观、公正的态度。 认真阅读课本P108-114页内容,思考本课教学基本问题(时间:5分钟) 班级值日表争议 上周五放学后,班主任在班级群发布了新学期值日表。小林发现,自己组连续三周被安排在周五放学后值日,而其他三组轮流承担周一到周四的任务。 小林在群里提出异议:“为什么我们组总是周五值日?这样既耽误周末计划,又显得不公平!” 班主任回应:“周五垃圾量最大,需要更有责任心的组负责。你们组上次卫生评比是第一名,所以优先分配。” 支持方:认为能者多劳,强者多担,合理 反对方:认为长期固定安排,不公平 这场争议的三个核心要素,一起来了解~ 标 准 班主任以‘卫生能力’作为分配依据,但小林组质疑‘能力’是否应与‘负担’完全挂钩。 态 度 班主任坚持‘能者多劳’的立场,小林组则强调‘机会均等’的诉求。 结 果 固定分组导致一方长期承担不利后果,是否符合‘不偏不倚’? 若以‘能力匹配’为标准,班主任的做法看似合理;但若以‘机会均等’为标准,小林组的质疑同样成立。公平的本质,在于标准的选择是否经得起逻辑与价值的双重拷问。 1.公平的含义 公平通常指人们基于一定标准或原则,处理事情合情合理、不偏不倚的态度或行为方式。 残疾考生考生高考延时争议 2024年6月,残疾考生孙兴在高考前向省教育考试院申请‘每科延长30%考试时间’的合理便利,依据是《残疾人教育条例》规定‘残疾考生可申请必要辅助措施’。考试院批准后,部分家长向媒体投诉:‘延长考试时间是否破坏高考公平?我家孩子每日苦读12小时,为何要与他人‘不同标准’竞争?’事件引发全网热议。 现在,请代入以下角色,用一句话表达你的核心诉求 面对‘孩子可能因身体缺陷失去升学机会’你会如何据理力争? 孙兴的家长 面对‘高考竞争白热化’,为何会质疑‘特殊照顾’的合理性? 普通考生的家长 在‘保障特殊权利’与‘维护规则统一’间,你的决策依据是什么? 高考政策制定者 要求‘对弱者给予差别化支持’ 盲道建设 无障碍考场 要求‘所有人站在同一起跑线’ 统一评分标准 统一教材 要求‘对强者不提供特权便利’ 屏蔽电子设备 真正的公平,不是‘平均主义’,而是‘承认差异前提下的底线平等’———就像高考延时政策,既保障残障考生的答题权,又限定延时比例,更不降低试题难度。 2.公平的内容及要求 内容 要求 权利公平 要求每个人依法平等参与社会活动。 规则公平 机会公平 要求每个人都受到行为规范的约束。 要求社会为每个人提供同等的发展机会和条件 案例呈现:王永强为保护被村霸长期欺凌的智障妻子,在反抗过程中致对方死亡,却被起诉故意伤害。若判决不公,王永强将面临重刑,其家庭将彻底崩塌。 电影《第二十条》案例分析 法律若不能保护公民在紧急状态下的自救权利,弱势群体的生存权将形同虚设。王永强最终被判正当防卫无罪,体现了公平对个体生命尊严的兜底保障。 案例呈现:公交车司机张贵生为制止乘客性骚扰,致施暴者颅骨骨折,反被判刑三年。出狱后他不断申诉,最终在检察官推动下获得平反。 电影《第二十条》案例分析 若见义勇为者因正当行为蒙冤,将导致“好人难做”的社会困境。张贵生案的纠正,印证了公平是公民敢于挺身而出的底气,也是个人社会价值实现的制度保障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