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951146

2.1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作用 课件(59张PPT) 选择性必修1 中图版(2019)

日期:2025-05-13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45次 大小:1688762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59张,图版,必修,选择性,PPT,地表
  • cover
(课件网) 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第二章 《地表形态的变化》 第一节 《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作用》 课标要求 教学目标: 1 .了解地质作用的含义和类型。 2 .结合实例,分析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力作用。 3 .掌握内力作用形成的地貌及其形态特征。 4.结合实例,分析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外力作用。 5 .掌握外力作用形成的地貌及其形态特征。 6.结合实例,掌握地表形态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结合实例,解释内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变化的影响,并说明人类活动与地表形态的关系。 耸立在中国与尼泊尔边境的珠穆朗玛峰是世界最高峰,2005年测定的高度为8844.43米,中尼两国于2020年12月8日共同宣布的最新官方高度为 8848.86米 (雪面高程),并沿用至今。研究表明,珠穆朗玛峰现在每年大约升高0.33~1.27厘米。 高大的喜马拉雅山脉是怎么形成的,是什么力量使珠穆朗玛峰高度还在增加?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导致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力作用。 阅读材料思考引入新课 一、地质作用 1.地质作用概念: 由自然力引起的地壳的物质组成、内部结构和地表形态发生变化的各种作用。 地壳内部结构分为上下两层。上层化学成分以氧、硅、铝为主,称之为“硅铝层”。此层在海洋底部很薄,甚至缺失;下层富含硅和镁,称之为“硅镁层”,是连续圈层。 什么是地表形态? 指地球表面的起伏状态,又称地形或地貌,是我们可以直接感受到的地球表面特征。包括山地、丘陵、高原、平原、盆地等。 2.地质作用分类 内力作用 外力作用 能量来源 地球内能 太阳辐射能和重力能 对地貌影响 造成地球表面的巨大起伏 削平山岭、填塞低地 作用过程 除火山和地震之外都非常缓慢 一般较为迅速、明显 二者关系 共同作用,塑造地表多种多样形态 教材P23思考 内力作用形成高山、盆地,使地表崎岖不平;外力作用把高山削平、把低地填平,使地表趋向平坦。 二、内力作用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1.岩浆活动 岩浆位于上地幔的上部,顶部是岩石,顶部和地壳合称“岩石圈”。 地壳薄弱地带指地壳断裂带。如大陆内部断裂带,或板块交接带。 岩浆活动的结果是形成火山地貌和各种岩浆岩,也导致地震和其他形式的地壳运动。 侵入岩 喷出岩 花岗岩属于侵入岩,玄武岩属于喷出岩。 2.地壳运动 按运动规律来讲,地壳运动以水平运动为主,有些升降运动是水平运动派生出来的一种现象,如断块山和裂谷。 (1)地壳运动分类: 按运动方向可分为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 ①水平运动指组成地壳的岩层,沿平行于地球表面方向的运动。也称造山运动或褶皱运动。该种运动常常可以形成巨大的褶皱山系,以及巨形凹陷、岛弧、海沟等。 ②垂直运动指组成地壳的岩层,沿地球半径方向的上升或下降运动。垂直运动,又称升降运动、造陆运动,它使岩层表现为隆起和相邻区的下降,可形成高原、断块山及拗陷、盆地和平原,还可引起海侵和海退,使海陆变迁。 (2)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 地壳运动引起岩层的永久性变形并保存在岩层中,称为地质构造。 ①褶皱与地貌 水平岩层在强大的挤压力作用下发生弯曲,形成褶曲,一系列褶曲叫做褶皱。形成高山和谷地。 世界上主要山脉都是褶皱山脉,如右图中的喜马拉雅山脉。 如何判断背斜和向斜呢? a形态上: b岩层新老关系上(地表被夷为平地情况下): 岩层由老到新 老 新 老 新 新 老 背斜岩层向上拱起,向斜岩层向下弯曲。 背斜中老翼新,向斜中新翼老。 如何判断背斜和向斜形成的地表形态? a内力作用情况下(地表未受外力破坏): 背斜成山,向斜成谷。 背斜山 向斜谷 背斜山 向斜谷 图中地质构造是什么?地貌又是什么?为什么会这样呢? 地质构造为向斜,地貌为山。 水平挤压力 水平挤压力 因受向内的挤压力而致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